盛夏七月,暑气蒸腾,川中丘区资阳乐至县气温直逼40℃。在龙门镇圣灯村的乐至县川宗羊业有限公司饲料加工房内,汗水浸透衬衫的四川乐至黑山羊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西南民族大学史海涛教授,正与团队成员围着一批饲料原料激烈讨论:“高温高湿,地面存放风险大,必须上货架!”“本地饲草转化要加速,降低花生秧依赖!”这场酷暑中的技术攻坚,关乎上千头核心种羊的饲粮安全。

史海涛教授带着团队给企业解决问题。
这场与高温的赛跑,藏着两个黑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版图的秘密:两个月前,扎根于此的四川乐至黑山羊科技小院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小院工作案例”,成为四川首个获此殊荣的科技小院;而作为其核心依托的乐至县川宗羊业有限公司,已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示的最后阶段,10月申报完成,预计11月挂牌。这将是全国黑山羊产业诞生的首家高新技术企业。羊圈里此起彼伏的“咩咩”声,正成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科技小院”扎根“羊圈”:企业变身创新“孵化器”
“羊圈边的实验室”——这并非比喻。在川宗羊业的养殖基地里,羊舍与实验室仅一墙之隔。史海涛指着手机上的日程表给记者介绍:“研究生早上在实验室检测样本,下午就能进圈观察羊群反应。问题从发现到解决,通常不超过24小时。”
问题在羊圈发现,方案在实验室产生,成果在现场转化。这种“羊粪味里搞科研”的模式,恰恰是四川乐至黑山羊科技小院的制胜之道。

体型壮硕的乐至黑山羊。
作为四川省首个全国优秀科技小院,其诞生绝非偶然。乐至享有“中国黑山羊之乡”美誉,其特产“川中黑山羊(乐至型)”以生长快、体型大、繁殖力强著称,经产母羊年均产羔率达250%,居全省前列。但如何把遗传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01年起,西南民族大学专家团队就盯上了这个课题,从品种审定到养殖技术,一步步为这个地方良种“量体裁衣”。
2021年2月,在资阳市科技局与乐至县经科信局的牵线搭桥下,西南民族大学牵头的“资阳市乐至黑山羊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落户川宗羊业。2022年,乘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小院建设的东风,该工作站升级为“四川乐至黑山羊科技小院”,并于2024年3月正式挂牌国家级科技小院。高校智慧与产业需求在羊圈旁碰撞融合,一场围绕黑山羊的科技革命悄然启幕。

史海涛教授带着团队给企业解决问题。
“小院的核心目标就是推动产业振兴与人才培养双赢。”史海涛教授介绍,企业提供场地、食宿和生产数据,专家团队带研究生常驻一线,“实验室建在羊圈旁”。这种“零距离”模式,正是科技小院打破“实验室在高校,产业在田间”壁垒的核心密码。企业变身科技小院的“孵化器”,小院20余人的团队中,已有12名硕士生在此完成从学术到产业的淬炼。
“小院+企业”协同:锻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酷热导致羊群采食量骤降三成。史海涛蹲在圈边,迅速给出对策:“加密遮阳网,通风全天开!”随即转向饲料配方,“精粗料比从5:5调至6:4,提升营养密度。”厂长张安立即执行。这种基于一线洞察的快速响应,是科技支撑产业的缩影。
依托小院的“零距离”科研,川宗羊业迎来创新“爆发期”: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件、软件著作权2件、注册商标5件,涵盖智能揉草机、自动清洁水槽等关键设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其鲜羊肉售价达每斤18元,较普通山羊高出25%-50%,畅销全国十余省市。

科技小院专家在羊圈。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即,标志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国家级认可。“全国黑山羊产业头一家!”张安语气振奋。企业产值从去年3000万元有望跃升至今年5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增值贡献率达35%。
小院研发的“母羊精细化管理”“羔羊早期补饲”“高效育肥颗粒饲料”等核心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乐至黑山羊的核心指标——母羊繁育能力显著增强,羔羊成活率提高,料肉比更优,发病率下降——更在全省山羊产业推广中显现澎湃动能。2024年,乐至黑山羊存栏约30万只,出栏量约55万只,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稳居四川省养羊十强县和核心主产区前列,“中国黑山羊之乡”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联农带农:“共富密码”惠及千家万户
科技兴企,最终要落脚于富民。在龙门镇金马村,农户杨武平从张安手中接过3只检疫合格的母羊。“按协议,养一年后还3只羔羊,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杨大爷笑得舒展,“去年借11只,生了26只,还了11只,净赚15只!”这便是川宗羊业创新的“借羊还羊”模式,让农户“零门槛”融入产业链。
“产业振兴,关键要让农户在链上稳定受益。”总经理毛剑说。除“借羊还羊”外,对劳力不足户则推行“寄养代养”,企业统一管理,农户按比例分红。目前,公司已带动约300户养殖户,户均年增收约4500元,劳力充足家庭年增收可达万元,经营得力者甚至突破3万元。

乐至黑山羊。
为提升价值链,毛剑正着力延伸产业链:在成都开设五家羊肉餐饮旗舰店;开发香肠、辣排、冷吃羊肉等深加工产品,构建“种、养、加工、销售”闭环,增强抗风险能力,让农户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展望未来,乐至县现代畜禽种业园区内,由川宗羊业参与建设的乐至黑山羊育种基地正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年可提供优质种羊6000只、商品羊4800只,将成为四川最大的种羊繁育基地。这一布局,将进一步筑牢产业根基,为全省乃至全国黑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传统养殖到科技赋能,从企业创新到联农共富,四川乐至黑山羊科技小院与即将“破壳”的全国黑山羊产业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书写了“小院”撬动“大产业”“科技”激活“共富路”的鲜活篇章。这场扎根乡土的创新实践,不仅擦亮了“中国黑山羊之乡”的金字招牌,更以其可复制的“乐至方案”,为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天府智慧”。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