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一位扎根皖北农田五十余载的“老把式”——徐淙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一位农民毕生奉献的最高礼赞,更是对亿万农业劳动者价值与国家粮安战略的深刻认同。
半个世纪的坚守,三代人的接力,53本笔记的厚度。 徐淙祥从“让乡亲吃饱饭”的朴素心愿出发,用毕生心血将其淬炼成“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国家担当。从牛拉犁到智能农机,从一个人的试验田到带动千户增收、万亩增产,他潜心钻研科学种田,将“望天田”变成“吨粮田”,高产田块达到每亩820.5公斤,实至名归的“麦王”称号背后,是平凡土地上孕育的伟大光芒。他的奋斗史,正是中国农业迈向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时代楷模”授予农民,分量千钧。 它再次鲜明地彰显了国家对农业根基和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极端重视,传递了筑牢“大国粮仓”基石的坚定决心。粮食安全,绝非空洞口号,它凝聚着千千万万像徐淙祥这样的耕耘者,年复一年在泥土中的坚守与智慧。正如总书记的殷切鼓励所点燃的,这份事业需要科技兴农的决心,更需要无私奉献的情怀。
楷模在前,使命在肩。 徐淙祥的事迹是一面旗帜,更是一声号角。它呼唤着更多怀抱淳朴情怀的年轻人投身农业沃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农人”和带头人。我们全体“三农”工作者更当以楷模为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要锚定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目标,学好用好“千万工程”宝贵经验,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推动多种粮、种好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澎湃的“三农”动能!
民族复兴,乡村必振兴。端牢饭碗,需要千万“徐淙祥”! 致敬楷模,学习楷模,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关爱农民,让榜样的力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生不息,共同书写新时代更加壮美的丰收篇章!(绽放后的小太阳)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