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橙心所向 地标加冕——白庙血橙“国字号”认证背后的乡村振兴答卷

2025-07-29 13:03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池莉 文/图

7月25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遍贡井区建设镇:白庙血橙正式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得知这一喜讯,该镇旭东村村民李必祥难掩喜悦之情:“八年耕耘,终得硕果!”作为当地血橙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他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乡亲们。据悉,白庙血橙既是自贡市第九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也是新修订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实施后,全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农产品。

微信图片_20250729094820.jpg

今年4月,记者第一次在建设镇旭东村见到李必祥时,他正在果园里精心挑选晚熟的血橙样本。虽然采摘季已过半月,但他仍保留着这些果实用于质量检测。“每年我都会留存早、中、晚熟的样本,送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检测。”李必祥告诉记者,这份坚持从申报之初就从未间断。在他的种植基地里,一棵直径60公分、冠幅10余米的母树格外引人注目,这棵“功勋树”正是如今建设镇打造漫山遍野的血橙产业的起源。

微信图片_20250729094825.jpg
母树

时间回溯到二十多年前,李必祥在一次农村产业发展会议上敏锐地发现了机遇,随后便引进了意大利塔罗科血橙新系。经过四年精心培育,白庙血橙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品质,成功获得了“极优级认证”。随着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当地多个村庄开始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成立“白庙塔罗科血橙专业合作社”,到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再到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白庙血橙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729094751.jpg
李必祥展示所获荣誉

在取得前期的一系列成就后,李必祥将目光投向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然而申报之路并非坦途,机构改革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的修订让此项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在贡井区政府和自贡市市场监管局的共同努力下,经过6年坚持不懈,2023年白庙血橙终于迎来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现场专家评审,并顺利通过。接下来,又是公示结果漫长的等待期。

“如今终于等到了!”李必祥告诉记者,当7月25日他获悉公示结果后,“心中那块压了多年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微信图片_20250729094814.jpg

“这为我们镇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建设镇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表示,“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将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据悉,贡井区正在积极探索“白庙血橙”产业发展新路径,计划优化产业布局,科学规划种植基地、科普体验等功能板块,打造白庙血橙现代农业园区。同时,计划搭建智慧柑橘综合管理平台,配备自动化分级分选设备,加快推进水果集散中心、320吨冷链仓库等配套项目建设。

微信图片_20250729094908.jpg

截至目前,白庙血橙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预计年产量4万吨、产值超1亿元。当地采用“互联网+订单农业+基地”的农特产品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开办“白小橙”“白庙血橙专卖店”等网店,建设网络直播基地,形成覆盖川渝、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统计数据显示,当地已开办网店100余家,网络销售量超5000吨、销售额达5000万元。

在农旅融合方面,建设镇积极开展柑橘智慧产业示范建设,已建成血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园8个。2025年以来,累计吸引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

“这是我市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突破。”自贡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白庙血橙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不仅提升了产品品牌知名度,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该负责人透露,将尽快出台白庙血橙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规范种植、加工等环节,确保产品品质。届时,所有按照标准生产的白庙血橙都能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微信图片_20250729094914.jpg

该负责人强调,地理标志不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品质的保证和文化的传承。“有了这个标识,消费者就能更放心地购买我们的产品。”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宣传力度,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严格质量监管,让白庙血橙成为自贡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