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在荣县正紫镇的田野上,“宜香优2115”“荃优香66”等优质水稻品种正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助推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当地通过政策扶持、良种推广与机械化种植“三管齐下”,让现代农业的活力在田间地头充分涌流。

政策暖农,良种落地有底气。“买一送一”的种子补贴政策,让正紫镇卫星村、坟嘴山村等5个行政村的255户农户尝到了甜头。累计1350公斤的优质稻种免费或半价送到田间,搭配农技人员手把手地种植指导,彻底打消了农户“试新种”的顾虑。“稻种好、政策好,咱种得更有劲儿!”坟嘴山村种植户李大姐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目前,片区优质稻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1150亩扩展到8256亩,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机种增效,规模种植结硕果。“以前人工插秧,一亩地得忙一整天;现在机器一跑,几十亩地半天搞定。”正紫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当地推行的半机械化作业模式,从育秧、插秧到收割全程“机器当家”,不仅让种植效率提升3倍以上,更通过连片规模种植,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据测算,今年优质稻亩产有望稳定在600公斤以上,较传统品种增产10%,农户亩均增收近200元。
产业延伸,乡村振兴添动能。如今的正紫镇,优质稻种植已形成“政策扶持+良种推广+半自动化生产”的成熟模式。当地正规划扩大种植规模,同步对接加工企业,探索“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让“好稻种”真正变成“好收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徐振宇)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