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记者沿着旭水河河畔踏入荣县鼎新镇以鼎新中坝为核心的稻菜轮作高产示范区。眼前,标准化蔬菜大棚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沿着旭水河河岸绵延铺陈。大棚里,早春蔬菜早已转化为农户口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而两个月前种下的水稻,此时已抽穗扬花,勾勒出一幅“春收菜秋收稻,四季皆有金”的壮美图景。

鼎新镇作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素有川南“菜篮子”的美誉。当地创新性地推行“稻菜轮作”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实现了“一田双收”。早春时节,这里种植番茄、花菜等蔬菜,夏季则轮作水稻。这种模式下,每亩粮食产量超过1000斤,蔬菜收益突破1万元,既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显著提升了土地综合效益,农户们亲切地称之为“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目前,该镇稻菜轮作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

“通过稻菜轮作模式,我们不仅钱包鼓起来了,粮食也充足了,饭碗稳稳地端在自己手里。现在一年的收入随便都可以达10万元以上,比外出务工强多了。”该村稻菜轮作种植户曹永强感慨地说。近年来,他家的稻菜轮作种植面积已拓展至12亩。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稻菜轮作’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并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带头、合作社 + 村民’的产业振兴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预计全年产量达26万吨,全链产值达10亿元。”该镇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巩固沿旭水河6个村的万亩稻菜轮作产业带,着重推动西堰村尚书坝、鼎新村中坝稻菜轮作核心区提质增效。
如今,在鼎新镇,稻菜轮作模式已然成为开启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从传统农业迈向智慧农业,从单一种植走向三产融合,这片土地正上演着现代农业的华丽蝶变。(丁文君 徐振宇)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