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富全镇,正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曾经的污染源,如今正转变为滋养土地的宝贵资源,为筑牢居民“菜篮子”的健康基础注入新活力。

“以前?别提了!露天粪堆是‘臭源’,更是‘病根’,苍蝇蚊子嗡嗡响,下雨天污水到处淌,自己都嫌,周边村民更是没少上门提意见!”在鑫星养殖场,负责人刘俊峰站在崭新的150立方米沼气池和300立方米沼液储藏池旁,用力拍了拍池壁:“现在粪污全进池子,经过充分发酵处理,最终达到安全排放标准。”他引着记者走到沼液储藏池边,池内深褐色的液体翻滚着。刘俊峰笑着说,“以前花钱请人清运、还惹人烦的‘臭包袱’,现在经过规范处理,不仅消除了污染,减轻了环境负担,场里还得了实惠。"
自贡市久明养殖有限公司的生产区,一块醒目的位置预留给了即将到来的——高温发酵一体机。“喏,这就是我们规划的一体机安装点,”负责人彭长平指着规划图向记者介绍,语气中充满期待,“别看它现在还没到位,本事可不小。”根据规划,畜禽粪污将通过传送带送入这台设备。彭长平详细解释其技术优势:“它能在内部稳定维持70度以上的高温,实现快速发酵、彻底杀菌和高效除臭。”他拿起一小袋类似设备产出的有机肥样品展示道,“按设计,十几二十个小时后,出来的就是这种几乎没有异味、疏松的有机肥半成品。
在区、镇两级的有力支撑下,富全养殖业一派勃勃生机。“环境清爽了,养得舒心,也敢放手扩大规模了。”一位正在将一筐筐新鲜鸡蛋装车的养殖户李建对记者感慨,“镇里帮我们卸掉了粪污处理这块最重的心病,我们就能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把畜禽养得更好、产出更多、品质更优!”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富全镇已向市场供应禽蛋8540余吨、猪肉360余吨、牛肉400余吨,稳稳托起了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相关养殖户平均增收达到2.8万元。
编辑:胡倩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