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意味着酷暑即将结束。

“立秋”的“立”是开始之意,“秋”是庄稼成熟的时节。古时的立秋,是指农作物开始收获的季节,农作物开始成熟,农民们会忙碌于收割和种植。

“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将至。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立秋节气,预示着秋天的开始,因处于三伏天的末伏阶段,天气仍较为炎热,所以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立秋之后,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尽管白天很热,夜晚却比较凉爽。自然界中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刘丽媛)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