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四川发现中国葱属家族新成员,走茎韭是哪根葱?

2025-08-08 07:59 川观新闻

0

分享

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中国葱属家族迎来新成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综合野外实习团队联合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四川平武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全新的葱属植物物种——走茎韭,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

走茎韭有何特殊之处?它的发现意味着什么?记者采访了研究团队。

走茎韭

现存仅500株,建议列为“易危”物种

从初见端倪到正式发表,走茎韭研究团队共耗费了近三年时间。2023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在四川平武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实习时,发现几株形态异常的葱属植物,与已知物种均不相符。随后,实习团队与四川大学葱属专家何兴金教授和谢登峰副研究员合作,对该葱属物种进行了深入研究。

要确认物种身份,需先通过形态学比较缩小检索范围,寻找“亲戚”。最初,从外观看,其花色与花部结构与多叶韭相似,扁平叶片则神似天蒜。

但由于当时花期已过,无法获取走茎韭全面的解剖学特征数据,进一步研究被迫搁置。2024年8月,谢登峰和团队重返王朗,在当地采集其开花植株,进行进一步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

实验室中,走茎韭的身份被揭示。“走茎韭的花丝基部具双齿,子房蜜穴周围被突起包裹,花葶光滑无棱——这些特征与近缘种截然不同。”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谢登峰指出。分子证据则进一步表明走茎韭为独立分支,与多叶韭、天蒜亲缘最近证实其新种地位。

尤其是走茎韭的地下走茎十分发达,能达到10厘米以上,后续可独立长成多个新植株。这一无性繁殖特性成为其命名依据,也是其区别于近缘物种的关键形态学特征。

谢登峰介绍,发现走茎韭的位置位于冷杉林下潮湿苔藓层,近溪流,海拔3000米左右。由于目前仅在王朗发现单一居群,约500株。鉴于分布区狭窄、居群规模小,且保护区栈道直达可能引发游客干扰,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标准,走茎韭被建议列为“易危”物种。

走茎韭 

有经济开发潜力,需提供完好的生存空间

葱属是单子叶植物中的巨大家族,全球超过1000种,中国占150余种,其中横断山脉及邻近的温带地区是分布中心之一。

在谢登峰看来,走茎韭的发现和研究具有广泛的科学价值。“四川现有葱属成员超过40种,居全国前列,新成员的发现对于丰富植物多样性和葱属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印证了横断山-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地位。”

与此同时,葱属大家族的代表性物种大蒜、洋葱、香葱作为食物更为人们熟知,走茎韭未来是否可能作为经济作物进行挖掘?

谢登峰对此持谨慎观点。“葱属植物蕴藏巨大开发潜力。例如成都西部山区峨眉韭、宽叶韭已被用作野菜而有小面积种植,而高海拔物种的特殊基因更有可能孕育新品种。走茎韭虽暂未显现食用或药用价值,但其具备的无性繁殖优势和独特生境适应性,未来有潜力为葱属经济物种改良提供重要基因资源。”

尽管走茎韭繁殖能力强,研究团队仍强调“保护优先”原则。“旅游干扰是现实威胁,我们应首先保障它在当前环境中的自然繁衍,”谢登峰坦言,“应该持续监测王朗居群动态,过多的人工干预反而可能破坏其生态位,保证其在野外有自身的一片生存空间不断生长繁殖即是对其最有效的保护。”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研究团队将深入解析走茎韭的群体多样性水平和环境适应性机制,进一步溯源其演化历史。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