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有效缓解假期“看护难”问题,荣县团委积极联合县妇联、县关工委,依托各镇街“童伴之家”服务阵地,精心开设12个“爱心蜀托”托管班点,共计开展28个班次。

各点位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安全性与陪伴性于一体的暑期乐园。目前,荣县2025年暑期第四期“爱心蜀托”公益性假期托管班已圆满收官,部分镇街根据前期的摸底需求,仍在有序推进后续班次,持续为孩子们提供关爱服务。
在荣县团委的组织协调下,旭阳镇东街社区“童伴之家”成功整合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西南石油大学“云笺筑梦”团队、四川国际标榜“简爱小团”及返乡大学生等优质志愿力量,构建起“学、乐、安”一体化的“爱心蜀托”空间。
课程设置丰富多元,既涵盖课业辅导,也包含绘画、音乐、手工等兴趣培养及团队协作活动。《皮影戏里的中国故事》课程,让孩子们领略非遗魅力;《巧手制扇·舞韵生风》手工课、《雅言传文明·妙语润心田》普通话启蒙课,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非遗灯笼工程师”、“画笔心灵”等活动,则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和艺术表达中厚植文化认同感……

双石镇平坦桥村和蔡家堰村的“爱心蜀托”班着重强化思想引领与安全保障。平坦桥村邀请县关工委讲述爱国故事,滋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同时,志愿者们聚焦“安全”核心,系统开展涵盖防溺水、交通安全、防性侵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六防”课程,为假期安全筑牢防线。实践环节,组织孩子们参观吴玉章故居陈列馆,在红色文化浸润中深化家国情怀和对家乡的热爱。

蔡家堰村班点同样以“六防”教育为契机,创新采用知识竞赛、情景模拟等形式深化心理健康、防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此外,通过红色故事讲解、阅读与课业辅导,助力学业进步与红色基因传承;创意手工和乒乓球、跳绳等体育活动,则丰富了假期体验,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
乐德镇天宫庙村“童伴之家”在荣县团委的对接支持下,联合成都理工大学“薪火相传”团队,用关爱与创意守护童心。“心育筑暖阳,协作绽光芒”课程,通过“情绪天气”比喻、互动游戏和影片赏析,引导孩子们开启“情绪魔法之旅”,学习接纳多元情绪。

手工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创意乐园:超轻黏土变身为鲜红西瓜、彩色蛋糕;彩纸翻飞化作纸飞机、爱心、戒指和五彩小篮;扭扭棒绽放出童趣鲜花与发饰。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作品,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折射出孩子们内心的斑斓世界。

安全课上,“六防”知识讲解与手抄报创作相结合,让孩子们用画笔传递对安全的理解。县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带来的“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引导孩子与家长共同重视家风建设,为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滋养。
荣县团委牵头打造的“爱心蜀托”公益托管班项目,精准回应了家庭看护需求,有效链接了高校、社会志愿力量及“五老”资源。该项目不仅保障了儿童假期安全,减轻了家庭负担,更在知识拓展、兴趣培养、文化传承、红色教育、心理健康及社会实践等方面为少年儿童全面成长赋能。(张庆麟)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