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清晨,富顺县琵琶镇顺江村监测户熊存益家的稻田里党旗飘扬、人声鼎沸,琵琶镇机关党支部党员、顺江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带头挥舞镰刀,组织40余名志愿者分工协作,收割、脱粒、装袋、运输有条不紊。

据悉,熊存益因丈夫病逝、儿子在外,独自面对秋收困境,近期确诊癌症及肝硬化疾病,家中缺乏劳动力,无力应对稻谷收割。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其困境后,立即联合琵琶镇机关党支部、村“两委”启动“党建+志愿服务”帮扶机制,以“不落下一粒粮食”的决心推进抢收工作。通过“红色电台”播报求助信息、“乡情小院”邻里议事等方式倡议号召,一天内集结起由党员、镇干部、退役军人、返乡青年组成的志愿服务队。
“收割机进不了小块田,我们就手工割!”志愿者们汗流浃背却干劲十足,“老熊家的稻谷是‘救命粮’,绝不能让粮食烂在地里。”经过6小时奋战,近2000斤金灿灿的稻谷全部收割完毕。熊存益坐在家门口望着忙碌的人群,眼眶湿润:“干部和乡亲们比亲人还亲,这稻子就是我的‘救命钱’啊!”

此次抢收行动是顺江村“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驻村工作队依托村内“红色电台”传统,每日播报惠民政策、应急帮扶信息,已累计帮助23户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乡情小院”作为村民议事和互助平台,通过“1名党员联系5户群众”制度,实时掌握困难群体需求。正如志愿者张光明所说:“电台一喊、小院一聚,大家都愿意搭把手,这就是顺江村的人情味!”
此次行动不仅解了农户秋收燃眉之急,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体现。顺江村驻村工作队表示,后续将持续落实“一户一策”,为熊存益申请医疗救助和临时生活补助,同步依托“红色电台”“乡情小院”建立“困难农户需求清单”“志愿者服务清单”双台账,计划秋收季帮扶5户类似家庭。通过激活红色资源、凝聚乡贤力量,“既要解决‘眼前急’,更要保障‘长远稳’。”,让“为民办事服务”的初心在田间地头结出乡村振兴的硕果。(王霜翼 吴文利)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