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
8月8日上午,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三岔湖马鞍山赛场迎来首场比赛。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选手们各种空中翻转、跳跃的动作被精准抓拍,转播画面清晰流畅、分秒无差。
为了捕捉运动员们在水上完成的高难度动作,由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跨学科组建的太赫兹调控与通信技术团队牵头,成都广播电视台、京东方、中国联通中讯院、中电科13所、中物院微太中心等单位联合研发的太赫兹实时快速跟瞄通信一体化系统顺利投用,首次在动平台上运用太赫兹技术实现了高清视频赛事的无线传输和转发。

记者了解到,在各类比赛中,水上摩托、赛艇等项目长期面临转播难题。“比如广阔水域无法铺设光纤,常规无线传输在高速移动中难以保证无压缩的高清画质。”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黄林介绍,此次赛事转播应用的太赫兹实时跟瞄通信一体系统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核心痛点,在复杂动态环境中实现画质无损、超低延时的传输。
“太赫兹通信系统1.0曾在2023年成都市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试用,当时只能实现固定机位点对点传输。”太赫兹调控与通信技术团队副教授曾泓鑫回忆,两年多来,团队围绕太赫兹通信的“动态应用”持续优化:采用超构芯片技术不断提升太赫兹核心器件性能,同时采用光电融合跟瞄以及主被动相控阵技术,不仅克服了湖面反射、天气变化等干扰因素,而且实现了车载、无人机载、船载等多种机动平台搭载下的实时高清无线转播。“我们实现了高、中、低三个维度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太赫兹跟通系统的立体化转播。这些信号通过太赫兹无线通信链路实时回传,让多维度观赛成为可能,最终效果就是导播能像在传统场馆一样自如切换。”曾泓鑫说。
据悉,该系统在世运会的成功试用,有望进一步推动太赫兹通信技术在高动态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拓展,为我国下一代移动通信、车联网、无人机通信等领域提供实践参考,同时助力超高清视频产业与体育、文旅、应急通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
(图片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