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刘晓丹 池莉

初见马艺航,1米8的挺拔身形偏偏架着一张还带着少年气的脸庞,这份身形与面容恰似他身上藏着的双重能量:物理类666分的高考佳绩,不仅刷新了人们对“少年学霸”的刻板想象;其从小培养的围棋爱好更是如同一双“隐形的翅膀”,在他的学业成长路上持续助力,为其全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马艺航与中科大的缘分早有铺垫。高一时,他曾参加中科大少年班资格考核,虽“零准备”但仍获得C档录取资格。今年,因年龄超出少年班报考范围,他转而冲击“少创班”。为确保获得高考资格,他仅利用课余时间备战一周,未报任何培训班,却成功闯过层层关卡。
“少创班的创新科学营测试比高考更具挑战性,考察方向非常多元。”马艺航回忆,营一、营二测试不仅涵盖数学、物理的进阶知识,还涉及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英语读写能力的综合测评。其中最具难度的“现学现考”环节,要求考生现场观看数学、物理视频课后立即作答,极大考验短时间内对新知识的学习吸收能力。最终,他以313分的科学营测试总成绩超出A档线,顺利拿到中科大2025年“少年班及创新试点班”A档录取资格(参加高考过本省特控线即可录取)。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高考表现。距离高考仅剩不到50天时,作为高二学生的马艺航才暂停了物理竞赛的集训,回归到高考的常规学科知识复习备考过程中。“老师无法压缩课时,我就靠复习资料和真题,选择性吸收重点。” 凭借高效的学习方法,他最终交出语文121分、数学133分、英语135分、物理89分、化学92分、生物96分的成绩单,666分的高考总分即便放在高三考生中也属高分。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理科见长的少年,还是中国围棋协会认证的业余2段棋手。从小学开始,马艺航就在自贡棋院开启了学棋生涯,而这项爱好对他的学业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下围棋时,每一步都要预判后续几十步的走向,这和解物理题时分析受力链条、数学题中推导公式逻辑太像了。”马艺航笑着说,围棋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在面对复杂的物理模型和数学难题时,总能快速抓住核心脉络。而复盘棋局的习惯,更被他迁移到学习中——每次考试后,他都会像分析棋局失误一样,细致整理错题,找出知识漏洞,效率远超普通同学。
此外,一场围棋对局往往持续数小时,这磨练出他超强的专注力和耐心。“物理竞赛题有时需要连续钻研四五个小时,围棋教会我沉得住气,在解题卡壳时不急躁,一点点拆解问题。”他坦言,面对少创班科学营测试中“现学现考”的高压场景,正是围棋赋予的心理素质帮他稳定发挥。更难得的是,围棋的全局观让他懂得平衡各科学习:“就像布局棋子要兼顾边角与中腹,我从不偏科,因为知道任何一门短板都会影响整体‘棋局’。”
“他不仅钻研劲头足,对问题总要探究透彻,拓展学习和自我规划能力更是突出。”提及马艺航,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副校长、竞赛总教练杜一平难掩赞许。学校“学段贯通,全面育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他身上初见成效;学校“以学习为基,兼顾全面发展”的理念,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因观看《流浪地球》爱上物理,凭借兴趣驱动深入钻研;热爱围棋,将爱好转化为能力养分;开朗的性格让他善于沟通,明确的目标感则指引他不断向前。

这个暑假,马艺航已开始提前学习大学课程,为适应中科大少创班的节奏做准备。谈及未来,他眼神坚定:“希望毕业后能参与国家人工智能(人机接口)方向的研究,用所学为科技发展出力。”
从棋盘上的运筹帷幄,到考场上的沉着应战,再到对未来的清晰规划,马艺航用17岁的成长轨迹证明:真正的优秀,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冲刺,而是多元能力的协同绽放。
编辑:芶思
责任编辑:欧亚非
编审:喻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