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不是这样!夏天味道重,下雨天还会将低洼地带的污水冲进鱼塘,别提多闹心了。”在五宝镇天鹅街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居民王大妈,站在家门口新建的生态小花园前,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
如今,曾经困扰她和街坊邻居多年的生活污水问题,已随着新管网的铺设和新设施的启用悄然化解。

这份实实在在的改变,始于一场“有事来协商”的政协专题会议。2024年,区政协下沉五宝镇,一场聚焦天鹅街污水管道整治的“有事来协商”专题会开到了群众家门口。
会上,居民代表直言困扰——因管道设计缺陷和地势低洼,天鹅街背后40余户人家的生活污水长期散排入田,不仅污染环境,更成为邻里间的心病。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五宝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将天鹅街污水管网整治工程列为年度重点民生项目全力推进,决心疏通这条城镇“地下血脉”。

天鹅街地势低洼,过去因支管缺失,40余户居民生活污水长期直排,污染环境更埋下隐患。如何破局?
“核心在于精准收集与有效输送。”五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团队系统布局,新建了一座集中式处理化粪池作为“枢纽”,精心铺设了700米污水管网,如同延伸的“毛细血管”,确保污水应收尽收。

尤为关键的是,针对低洼地段污水流动不畅的“老大难”问题,专门安装了一座提升泵。“它就是这套系统的‘动力心脏’,能把初步处理后的污水‘托举’到主网,彻底解决了‘流不动’的尴尬。”该负责人指着运转中的设备解释道。
污水收集处理后的“归宿”在何处?答案就藏在居民屋后那片生机盎然的700平方米绿地里。这里,三角梅、玫瑰、栀子等植物竞相开放,这不仅是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更是一块精心设计的生态缓冲带。
“表面看是花园,地下则是污水净化的‘最后一站’。”五宝镇相关负责人揭示其巧妙之处,“达标排放的尾水经过这一生态屏障的深度‘过滤’,污染物被大幅削减,同时极大提升了周边环境品质,变废为宝,一举两得。”昔日的污水横流之地,如今蝶变为居民交口称赞的“屋后小公园”,生态账与民生账在这里实现了双赢。

“工程建好只是第一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长久惠及百姓,才是真功夫。”五宝镇相关负责人对未来工作重点十分明确。他表示,镇政府将组建专业维护队伍,对管网、化粪池、提升泵等设施实施精细化管理、常态化巡查维护,确保每一处设施持续健康运转。
同时,天鹅街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全镇污水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我们将持续提升全域污水治理水平,让水清、岸绿、景美成为五宝镇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五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傍晚时分,王大妈和邻居们三三两两来到屋后的小花园散步聊天,清水在管网中悄然流淌,花香在空气中弥漫。
天鹅街的变迁,生动诠释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这汩汩清流,不仅带走了昔日的污浊,更流进了百姓的心田,映照着五宝镇越来越清晰的宜居未来。(孔云)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