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黄啸 宋姿熠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四川产粮大县——富顺县强化科技支撑,农业部门分别与省农科院、隆平高科种业公司合作,进行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8月12日上午,经过现场测产平均亩产量达到700公斤,比其它品种增产50公斤,单产水平显著提升。

“有效穗粒越多,它的产量就更高,穗粒达到300颗以上,那么它的亩产能达到700公斤左右。”富顺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夏理拿着一把刚收割的水稻,跟粮农交流种植经验。今年,富顺县在龙万乡“中稻+再生稻”示范基地,对“玮两优”“晨锋优”等29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性种植。“这些品种从育秧到收割的生长周期为150天,田间管理采用生物防控技术,有效防止了病虫害发生,确保水稻谷桩壮实,穗子长度在25厘米左右,稻谷金黄饱满。”夏理介绍。

近几年,富顺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同时也在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抗病、抗倒伏能力,为推广“中稻+再生稻”生产模式,农民种好粮,卖好价钱奠定基础。

“今年的谷子太好了,我种了几十年庄稼都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谷子,这个谷子成色好要买一块七八,比其它谷子要多卖几角钱一斤。”龙万乡五余村粮农幸享芳高兴极了。



在今年的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中,隆平高科种业公司提供的18个品种与富顺县主推的11个品种,平均亩产都在700公斤以上。
“因为富顺县要蓄再生稻,所以我们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其中,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抗逆性好、再生力要强的品种,而且生育期要适中,不能够过长过短,这样才能实现中稻、再生稻高产。”富顺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这些水稻新品种将在试验室里晾干计重后,综合分析生育期、米质、再生能力等指标,确定适宜富顺县种植的品种将进行大面积推广,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农收入。
编辑:尤洋
责任编辑:缪静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