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曾涛 何艳
8月12日,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纪录片《川盐抗战—1938~1945〈新华日报〉中的自贡盐场》首映座谈会在汇东大酒店举行。四川省广电学会、四川轻化工大学、自贡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文联、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社科联、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及自贡井盐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观片、出谋划策。

川盐增产是中国盐业史上以其超强韧性挽救国难危机的最壮丽篇章,成为中国持久抗战的一个战略支点。纪录片《川盐抗战—1938~1945〈新华日报〉中的自贡盐场》由我市著名盐史专家陈星生主笔,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自贡市摄像师协会、自贡市川南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该片时长30分钟,以《新华日报》在1938年-1945年持续八年报道自贡盐场在川盐增产时期生产救国的新闻为主线,聚焦生产第一线,展现了苦难中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力量。片中有大量珍贵的资料图像,并有超过五分之一的素材使用了AI技术进行辅助制作,在不违背史实的前提下,让部分历史老照片和历史素材的画面、背景、人物生动鲜活起来,形成视频的既视感。
在现场,专家学者们认真观看了纪录片,大家一致认为该片制作精良、思想厚重,选取的角度独特,通过《新华日报》在抗战期间的报道来侧面反映这段历史的创意新颖,作品主题鲜明、史料丰富、场面震撼,较大程度真实还原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贵州省诗人协会名誉副主席、富顺县文化文史学者李立夫参与了纪录片的策划工作,“很震撼!”他观看制作完成后的影片后表示,能够通过该片将尘封已久的抗战历史进一步广为展示和宣传,非常难能可贵。
“自贡从盐业生产的角度来支援全国抗战,是属于自贡独特的贡献,是全民族抗战的一个最典型的自贡表达。”四川省广电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秘书长张平说:“片中还运用现代的AI技术让这些历史影像活了起来,更加具有观赏性,令人印象深刻。”

下一步,《川盐抗战—1938~1945〈新华日报〉中的自贡盐场》将根据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适当修改,近期在电视、网络等平台进行发布,献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编辑:张熠
责任编辑:王跃
编审:张宏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