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评论 | 育儿补贴不该是“结婚证补贴”

2025-08-14 11:38 市农业农村局

0

分享

2025年8月6日,深圳一位市民因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收到卫健委短信告知“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被挡在育儿补贴门外。该市民已完成生育登记、落户及生育险报销等合法程序,却仍因一纸婚书被排除在每孩每年3600元的育儿补贴之外。这一事件折射出政策逻辑的深层矛盾。

笔者认为育儿补贴政策本意是缓解育儿经济压力,在本事件中却因与婚姻捆绑,对单身母亲构成双重挤压。她们本就承受着远超平均的经济重负、职场歧视与照料困境,再被政策拒之门外,无异于雪上加霜,制造新的社会不公。儿童福祉不应因父母婚否而打折,国家政策导向已十分明确,7月30日国新办发布会声明,育儿补贴申领仅需提交“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并未附加婚姻证明。深圳额外设置“夫妻关系”前提,实为画蛇添足,偏离了国家覆盖“所有婴幼儿”的政策导向。

有人忧虑补贴覆盖非婚生育可能“冲击家庭伦理”,甚至担忧“变相鼓励婚外情生育”。然而公共政策不能停留在对单一家庭形态的守护上,而应直面社会多元的生育现实。育儿补贴的本质是社会对“养育下一代”的集体分担,是对未来人力资本的投入。若因父母婚姻状态给补贴资格贴标签,既违背儿童权益优先原则,也与当前亟需提升生育率的人口战略相悖。

当生育登记已与婚姻脱钩,配套福利政策理应同步更新。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更需正视日益多元的生育选择。育儿补贴政策若固守过时门槛,这将与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初衷南辕北辙。

育儿补贴理应成为照拂所有幼苗的“及时雨”。期待即将上线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能打破婚姻藩篱,以儿童实际需求为中心,让政策善意真正惠及每一个需要支持的家庭。一个真正鼓励生育的时代,必当以平等之臂拥抱每一个新生命——唯此,人口战略的根基才深植于公平的土壤之上。(黎燕)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