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融媒记者 王翔鹰

正义村的名字,承载着延续百年的精神传承。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因崇尚“仁义礼智”中的“义”而得名“义保”。岁月流转,“正义”二字始终是村落不变的信念。2019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房屋倾颓、家园蒙尘,却也让党群同心、守望相助的暖流在废墟上涌动——这份在灾难中凝结的党群情、邻里谊,成了正义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让历史有迹可循、精神代代相传,正义村以文脉为线索,精心打造了文化长廊与村史馆两大精神阵地。漫步文化长廊,“见义不为,无勇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等源自古籍的名句引人注目,将“义”的文化内核具象化为可见可感的精神符号。镇干部彭菲菲望着长廊里的字句,自豪地说:“这些文字不是摆设,是正义村人骨子里的信条。”
推开村史馆大门,正义村的“前世今生”在展陈中徐徐铺展:从历史沿革的老照片,到抗震救灾的纪实影像,再到灾后重建的施工图与未来规划的蓝图,每一段故事都在诉说“团结奋斗”的真谛。墙绘与展板上,地震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旧貌与重建后606户新居林立、530亩土地焕发生机的新颜形成鲜明对比,无声诠释着正义村从灾难中重生、因团结而安定的深刻蜕变。
村党总支部书记曾明彬指着一张民兵帮拆危房、搭帐篷的照片感慨道:“当时全村人拧成一股绳,再难都不怕。”村民们路过文化展示区,总会驻足感叹:“想起抗震救灾的日子,就觉得现在的好日子来得不容易,这份团结的劲儿得一直传下去。”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得让这灵魂有处安放、有处生长。”正义村用丰富的文化供给,滋养着村民的精神世界。每月开讲的道德讲堂里,邻里故事、家风家训被娓娓道来;每季度开展的“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评选中,榜样力量在村落间悄然传递。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轮番上演的“文化盛宴”。正义村“村晚”中,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演绎着深厚的乡土情怀;油菜花文旅季里,金色花海与民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今年4月就迎来10万余人次观光,带动餐饮、销售等收入约85万元;四季村晚的舞台上,田间地头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村民既是表演者也是观众。参与表演的村民脸上笑开了花:“每次上台唱歌跳舞,都觉得村里像个大家庭,热热闹闹才有奔头。”

灾后重建,产业是“压舱石”;乡村振兴,产业是“发动机”。夏末秋初的正义村,400亩高粱地迎来丰收,沉甸甸的穗子在风中摇曳。顶着烈日劳作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高粱长得特别好,没虫害,收购价能到三块多一斤,集体经济能增收五六万呢!”曾明彬介绍,村里以集体经济为纽带,组织农户规模化种植油菜与高粱,“一油一粱”成了巩固脱贫成果、带动振兴的“黄金组合”。

不远处的200亩川射干种植基地里,村干部正带着村民除草。“这是和成都药材公司签了保回收协议的。川射干能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亩产效益能到一千七到一千八,一年下来产值很可观。”文化铸魂凝聚起的信心,正转化为发展产业的坚实底气。
村民刘成述的苗木盆景小院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村干部笑着说:“他现在忙得脚不沾地,今天又去外地送货了。”靠着“小院经济”,刘成述的花卉苗木生意越做越大,年收入最高能达十余万元,成了村里自主创业的榜样。

以粮油示范园区为核心,正义村还打造了集果蔬采摘、休闲垂钓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示范园。村民们感慨道:“以前只会埋头种地,现在既能种庄稼,还能搞旅游挣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产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大家建设家乡的干劲更足了。
“每次听完道德讲堂,心里都亮堂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更清晰了!”这是正义村村民的感慨。在村里定期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道德讲堂总是座无虚席。曾明彬结合村里陋习现状,用身边事说透大道理,并融入法律宣讲,让“做有道德、讲文明的新农民”的观念深入人心。据了解,村里去年的红榜一共上榜45人,黑榜仅有6人且整改率达100%,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更让“学榜样、守文明”成了村民共识。

推动这些文明观念落地生根的,还有一套实打实的“积分制”。在村头的积分管理看板上,“庭院打扫干净加5分、参加文化活动加3分”等细则清晰明了,常吸引村民驻足盘算。道德讲堂里倡导的“爱家园、睦邻里”,在这里变成了可量化、可积累的具体行动——村民主动清扫房前屋后,既能在积分榜上“加分”,也呼应着讲堂里“守护家园环境”的叮嘱;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攒积分,正是对“邻里互助”美德的践行。
一位村民笑着说:“我家因庭院干净上榜公示,全家都觉得光荣!”如今的正义村,道德讲堂的思想引导与积分制的实践激励形成了完美闭环:讲堂用身边案例筑牢文明认知,积分把抽象美德转化为实在激励,让村民在“听课明事理、积分促行动”中养成好习惯。村落环境日益整洁,邻里关系越发和睦,红黑榜的正向引导与积分的持续激励相辅相成。村里正探索将积分与政策福利挂钩,让“小积分”撬动“大治理”,让道德讲堂播下的文明种子长成乡风文明的繁茂大树。

从地震创伤中挺立,在文化浸润中重生。如今的正义村,新居错落有致,产业生机勃勃,乡风文明和谐,村民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让乡村更宜居、产业更兴旺、村民更幸福——“正义”的精彩故事还在不断延续。
编辑:周馨钰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