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与重庆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5)》。作为反映成渝地区区县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榜单,该榜单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区县数据为底座,通过横向对比全国五大城市群发展情况,纵向解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区县发展情况,评选出高质量发展前100区县。沿滩区在此次榜单中排名第86位,成为自贡市上榜的区县之一,展现出在区域竞争中的不俗实力。

据悉,该榜单研究对象涵盖全国五大城市群,聚焦区县层面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多维度指标评估区域发展成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指数前100区县中,市辖区占据主导,入围数量达63个,反映出市辖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而沿滩区作为自贡市的重要区县,能够在众多区县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百强,实属不易。
从区域分布来看,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呈现鲜明的双核主导格局,重庆市有29个县(区)入围,成都市有19个县(市、区)入围,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沿滩区与其他城市的区县展开了激烈的“比拼”,最终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占据一席之地,彰显出在区域发展中蓬勃的潜力与活力。
沿滩区的发展,产业就像坚实的“地基”,为其撑起一片广阔的天地。作为工业发展的热土,沿滩区建区72年来,从昔日的郊区蜕变为如今的城市区,工业始终是它不变的“主旋律”。近年来,沿滩区更是精准找准产业定位,大力培育氟硅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对于沿滩区的产业发展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当时,传统盐化工正面临转型的“十字路口”,沿滩区果断抢抓氟硅新材料战略布局,依托资源禀赋,创新“以氯换氟”,携手中国中化打造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自2022年4月获批全省首批化工园区至今3年多时间,中国中化、中核集团、福建永晶等“国家队”和行业龙头相继入驻,初步构建起了从基础原料到高端氟材料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省唯一氟硅特色园区,并先后荣获“中国先进氟材料示范园区”“中国氟硅化工产业园区十强”,成为自贡建设“中国绿色氟都”的重要承载地。
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已形成以化工新材料为主,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入驻中建材、中国中化控股等300余户企业。2025年,沿滩区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化工园区“三年满园”行动,平均每个月都有2个优质项目签约、1个优质项目开工、1个优质项目投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沿滩区积极伸出合作的“橄榄枝”,通过协同发展为自身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先后与长寿经开区、铜梁高新区分别以产业共建型和产业配套型获批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区域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合作交流方面,沿滩区与长寿经开区、铜梁高新区多次开展互动,联合举办了“BDO与锂电材NMP、PVDF产业论坛”“新能源行业跨区域产业链对接会”等活动10余场,为企业创造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在项目招引上,双方强化联动招商,共享招商线索,成功吸引了优质企业前来沿滩“安家”。
人才互派也是合作的重要内容,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先后选派七批共28名干部赴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两批共9名干部赴成都新津区“取经”,学习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专业知识,同时邀请重庆长寿经开区应急管理专家指导组来园区开展培训,提升园区管理水平。此外,沿滩区还与新津区签订“1+9”协议,在产业协同共兴、科技协作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空间。
沿滩区的发展潜力,不仅写在当下的成绩里,更绘就在未来清晰的规划蓝图中。在产业发展方面,沿滩区将深入实施化工园区“三年满园”行动,确保优质企业招商满园、如期投产。同时,全力为产业发展“添砖加瓦”,新增工业熟地,加快专用配套建设,为新项目提供充足的空间与要素保障;全力强链补链,完善产业链条;全力优化生态,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体系。
在区域合作方面,沿滩区将继续开展共同招商,与合作园区共享信息、共促项目落地;推动合作项目建设,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促进合作共建,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探索“飞地”合作和党建合作,凝聚发展合力。
沿滩区排名第86位,这不仅是对它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它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广泛的区域合作以及清晰的发展规划,沿滩区必将在“工业强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熊丹)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