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姜”来可期!贡井区五宝镇土中掘“金”

2025-08-16 16:14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王翔鹰

暑去秋来,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的田野间正被丰收的气息浸润。翠绿的姜叶在微风中翻涌成浪,红色沙土下藏着饱满的惊喜,姜农的笑语、锄头挖姜的“笃笃”声、井水涤姜的“哗哗”声交织成歌——这里正迎来生姜采收的黄金时节,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姜”来可期的喜悦。
微信图片_20250816111102.jpg
田垄间挖“金疙瘩” 农户笑颜迎丰收

8月15日的凤翔村生姜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清新的姜香。田埂上,谢方荣、程金华夫妻正弯腰采收,红色沙土被轻轻拨开,一串串白嫩饱满的生姜便“破土而出”,根茎细长、质地脆嫩,惹人喜爱。“你瞧这串嫩姜,一个老姜种就发了一二十根芽,市场上抢着要!”谢方荣举起手中的生姜,眼角的笑意藏不住,“今年这6亩姜长得比去年还好,收入肯定差不了!”

微信图片_20250816111108.jpg

种了近30年生姜的凤翔村致富带头人刘天相,对这份丰收更有感触。“俗话说‘1亩生姜抵15亩庄稼’。全村今年种了近300亩生姜,比去年扩种10%。采收这一个多月已经卖了150吨,预计总产量可以达到700吨。”看着田垄间穿梭忙碌的身影,刘天相早已规划好明年的蓝图:“地都找好了,我想带着乡亲们把这特色产业做得更大!”

分拣中心连产销 井水涤姜显“初心”

在大同村,集体经济打造的生姜分拣中心里同样热闹非凡。刚从地里运来的嫩姜堆成小山,村民们忙着分拣、冲洗,水珠顺着白嫩的姜身滚落,映出丰收的亮色。“刚从地里扯的,五筐足有300斤!”一位村民擦着汗笑道,手里的嫩姜白净细长,“你看这姜,还没长红头,又嫩又脆!”

微信图片_20250816111115.jpg

“这边洗了,那边还没洗,所以看着有差别。”村党支部书记马淑德指着分拣线解释,“我们打了3口近70米深的水井,清洗全用井水——这水我们自己日常都喝。生姜种植从土壤消毒到病虫害防治,全程科学规范管理,每年抽检合格率都是100%!”

如今,分拣中心成了村民的“增收站”。采收高峰期每天要清洗上市三四万斤生姜,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300万斤。“管理到位的姜农,亩产八九千斤,产值三四万元没问题!”马淑德笑着说:“经纪人直接上门收,村民不出村就能卖好价,产业链越做越顺!”

新农人直播“破圈” 小生姜闯大市场

丰收的喜悦,传递到手机屏幕里。“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五宝镇的红牙白口竹根嫩姜,无筋无丝,咬一口脆香多汁!”身为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的刘俊,在镜头前举着刚采收的嫩姜直播带货,身后姜农们弯腰采收的忙碌身影成了最生动的背景。

微信图片_20250816111132.jpg

几年前回到家乡创业的刘俊,带着上百户姜农搞起了专合社,种植生姜近300亩。在市供销社的支持下,他不仅深耕种植技术,更盯上了电商直播这片新蓝海。“现在每天能网销四五千斤!”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眼里闪着光。

在镇干部眼中,刘俊是新农人的一个典型:“他不是单纯的‘流量网红’,而是扎根土地的实干家。从种植到销售全程参与,既保品质又拓销路,还打响了品牌,为产业发展扎牢了根基。”

据了解,五宝镇将加大电商扶持力度,培育更多新农人完善产业链条,同时持续扩大种植规模、细化种植标准、提升生姜品质,让这片土地孕育的“金疙瘩”,铺就村民们更美好的“姜”来。

编辑:余耀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