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融媒记者 罗乐 李秋玥
8月20日,荣县新桥镇麻柳场村3组的稻田里,新桥镇汇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驾驶着一台水稻收割机为村民虞从君实施田间作业。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从大型合作社到普通农户,农机日益普及,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田野间。这一变化,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已成为这里蓬勃发展的新趋势。

虞从君的水稻田只有两亩,规模小、产出少。当天上午,收割机锋利的割刀齐根切断稻秆,植株随即被卷入机器内部。伴随着内部滚筒的快速旋转和筛动,金黄的稻粒如雨般哗啦啦地与稻秆、杂质分离开来,尽数落入机腹的储存箱。

“一亩的采收费用大约170元,如果面积大,单价还要低一些。”王勇也是典型的个体种植户。对他而言,过去打谷子不仅靠自己的双手双脚,还要呼唤在外务工的亲戚朋友回来帮忙。如今,各式各样的农机就在身边,让他这样的庄稼汉不仅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还多了一个从容应对农事、提高收益的灵活选择。

“像今天使用的农机,体型小巧、转身灵活,非常适合小块分散的水田,让普通农户也享受到农业机械化的精准与高效。”麻柳场村党支部书记刘成杰非常支持种植户们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他看来,虽然各家各户耕作的田地多的七八亩、少的两三亩,但农业机械下田是大势所趋,科学合理使用好机械化设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麻柳场村成为农业科技化的受益者,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麻柳场村是新桥镇“中稻+再生稻”种植示范片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荣县百里再生稻长廊重要节点。为满足传统种植业提质扩面、增产增效的需要,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新桥镇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顺利实施,麻柳场村的宜机化耕地达到1000亩以上,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面积都已经采用机收。

编辑:郑鑫玉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