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南充:非遗不“遗” 在保护传承中续写新篇

2025-08-22 19:55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近日,一群外国游客纷纷走进阆中丝毯博物馆,一张张精美的丝毯让人直呼惊艳。讲解阆中丝毯历史、展示丝毯编织手艺、制作精美的编织作品……阆中丝毯博物馆内持续上演着这样热闹的一幕幕,这也是阆中丝毯织造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

南充,这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民风淳朴、民俗优雅,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充拥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621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续写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

“一丈毯,千两丝。”2014年,阆中丝毯织造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软浮雕”,技艺水平得到世界认可。

“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手工艺,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从培育手工艺者、研发新产品等多个方面着力。”该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卢兴琼说,阆中丝毯现拥有技艺精熟的老技工100多人;建有5000平方米阆中丝毯织造技艺传习展示中心和阆中丝毯博物馆;开发了银河牌“十二生肖”“张飞、关羽”脸谱等10多项系列文创产品,投放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

如今,阆中丝毯织造技艺传习展示中心、阆中丝毯博物馆和银河丝坊形象展示店等已成为非遗保护的载体,免费开放,并开展免费讲解服务、活态体验服务、公益研学服务,已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与此同时,这些重要阵地还与阆中市保宁街道南街社区、内东街社区和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蚕丝学校、川北医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等院校,以及10多个旅行社开展以“体验丝毯织造技艺”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年开展研学活动超过100场。

去年底,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报送的“四川银河丝毯项目保护实践”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四川非遗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

无独有偶,在高坪区,也有这样的一批匠人将千年竹韵凝聚于指尖,编织出世界级珍品。

日前,在高坪区长乐镇庙子沟村的高坪竹编非遗工坊内,手艺人正熟练地摆弄着一根根篾条,编制作品。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坪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万学正在为前来研学体验的孩子们示范竹编编制手法,传授编制技巧。

“高坪竹编历经四代,守正创新,从刚开始用竹条编织出鱼篓、箩筐、凉席等日常用品,到编织挂屏、灯笼等富有艺术气息的装饰品,如今,我们巧妙融合了剪纸、木刻、国画等多元艺术手法,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万学说,2008年,高坪竹编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精湛工艺与独特魅力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保护,让她更加意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也明白了非遗只有走向市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薪火相传。

于是,这些年来,万学在高坪各乡镇设有竹编传习所和非遗工坊10个,通过以师带徒、以老带新,让周边的留守妇女、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群体学习非遗技艺。村民们有技术、有事做、有钱赚,非遗技艺也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如今,非遗工坊的90余名技术人员不仅熟练掌握了编织、绘图制图、配色染色等技术,还担负项目实践工作和研发成果转化工作,协助开展传承教学、研学、活态展示等工作。

非遗工坊建立了“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如今,高坪竹编在南充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从事竹子种植、竹编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电商等产业链服务的群众逾万人,村民们编制的竹编灯饰、竹编手工艺品年销量达到8.5万件。

2023年,高坪竹编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4年入选“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项目名单。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