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融媒记者 邓莉 缪静 王汉卿
近日,大安区何市镇瓦高村十组村民蓝贵平驾车途经七组谢家湾时,被暴雨冲垮的岩土挡住了去路,他随即拨通了村监委会主任柳用全的电话。“我们马上到。”柳用全挂断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6名抢险队员携带工具赶赴现场。挥锹铲土、搬运石块、清理路面,不到一个小时,道路恢复畅通。


“这样高效的处理速度得益于瓦高村创新的‘院坝会+网格化’管理模式。”瓦高村副主任李维芳介绍,瓦高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3065人,通过搭建“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农户”三级治理平台,实现了常态化民意收集与民情台账管理。

除了及时处理村民遇到的突发问题,村干部每周主动深入网格片区,借助院坝会、入户交流等方式摸排诉求,推动问题“主动发现、及时处理”,扭转了以往被动应对的局面。三年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在瓦高村,民生无小事。村干部们将服务延伸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上门入户开展村民的养老保险资格认证,使大家的待遇不停发。”李维芳表示,这种贴身服务让老百姓看得到村干部所做的一切,对他们的工作也更加支持。
瓦高村还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从2017年起至2024年,全村共安装了150盏路灯,照亮了村民夜间出行路。村民张大姐笑着说:“现在收工再不用摸黑回家了。”

治理效能提升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村集体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村经济联合社重点打造了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开展订单式高粱种植,村级供销社则整合相关职能,实现从种养殖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今年2月,瓦高村将原来的肉鸡养殖基地提升改造,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工人们正在安装水帘、水线、料线等现代化养殖设备。

瓦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史有良介绍:“项目总体工期5个月,再将原来的10条鸡棚,改造提升为9栋18条棚,建筑面积16950平方米。”该项目与自贡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合作,采用“代养+保底收购”模式,每批可养鸡14.4万只,年出栏3批,预计年经济效益达150万元。这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解决了20至3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经济提升的同时,瓦高村同样注重文明乡风建设。该村创新开展“积分换物超市”试点,将垃圾分类、孝老爱亲等行为量化积分,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米面粮油。道德评议会连续三年评选出48位先进典型,“孝老之星”李维芳悉心照料百岁母亲的故事感动乡邻。村史馆内,“日月穿梭织乡愁”等四大主题展区用老物件、老照片唤醒集体记忆。村民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现在比的是谁家院子干净、谁家孩子有出息,歪风攀比早就没了市场。”一位村民说道。

“我们既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更要让脑袋富起来,今年5月23日,瓦高村跻身‘国字号’榜单,荣膺‘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史有良说道。如今漫步瓦高村,白墙黛瓦掩映其间,文化广场欢声笑语。太阳能路灯照亮整洁的村道,串联起千亩果园和现代化养殖基地,从产业兴到文明兴,瓦高村的蜕变印证着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院坝里的家常话,网格中的民情账,正悄然改变这个村庄的面貌,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除署名外,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罗祥瑞
责任编辑:尤洋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