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自贡:推动“绿色氟都”的“含绿量”更足

2025-08-26 11:44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黄鸿

8月26日,清晨的阳光洒向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企业正开足马力全力运转,生产一线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此时,生产污水经过公共管廊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通过分片收集、分质处理、分类回用,确保了“不让一滴污水入河”。生产污水的有效处置,仅是“绿色氟都”着力提升“含绿量”的缩影。
沿滩产业园.jpg
近年来,自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沿滩区氟硅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精准施策优化产业布局、创新治污提升绿色品质、升级服务激活发展动能、智慧监管筑牢生态屏障,全方位推动氟硅新材料产业向低碳化、循环化、高端化转型,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的新路径。
精准施策:优化产业绿色布局
自贡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充分考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氟硅新材料产业规划,聚焦沿滩园区和富顺园区产业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探索两地园区规划环评统筹联动审查机制,引导沿滩园区重点发展高端氟硅新材料及下游应用产业,推动产业错位互补发展。同时,前瞻布局聚合氯化铝、苯乙酸等精细化工产品项目,推动废盐酸等氟化工副产就地综合利用,实现园区绿色循环发展。
川南新材料园区.jpg
自贡市严格制定氟硅新材料项目环境准入清单,以环保绩效达A级标准为化工企业入驻的前置条件,全方位评估新上项目的工艺先进性、污染防治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等,从源头上把控产业绿色发展方向,确保园区引入企业环保绩效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标准。截至目前,已拒绝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项目4个。

立足氟硅新材料产业特性,自贡市生态环境局主动介入园区功能布局规划,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科学分区建议,合理划分生产区、仓储区、污水处理区、危废处置区等功能区块,确保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空间上错位布局、功能上高效联动。同时,全程指导废气收集管网、污水输送管网和固废暂存转运系统的规划建设,推动形成覆盖全园区的污染物收集处理闭环网络,筑牢产业绿色发展的环保根基。
创新治污:提升产业绿色品质
今年,自贡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凯盛(自贡)新能源公司通过压减现有生产线排放指标,为新上2000td光伏组件博超封装材料项目腾出环境容量,此举是自贡践行“产能压减—技术升级—总量置换”协同增效新范式,有效破解环境容量瓶颈的生动实践。
凯盛新能源.jpg
自贡大力实施大气污染物“以减定补”、深度治理项目财政资金奖补等激励政策,鼓励氟硅新材料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工作,推动园区28家重点企业完成废气处理设施升级,安装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备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处理装置,实现废气稳定达标排放。其中,凯盛等企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同时,创新开展道路“以克论净”机制,走航监测车每日对园区道路积尘负荷进行监测,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复核”闭环管理。

自贡市生态环境局主动靠前指导,推动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污水治理设施体系化建设,牵头制定园区污水处理专项方案,明确建设时序、处理标准和技术路径,全程跟踪服务日处理能力1.3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确保其按规范建成投用,目前已实现园区企业废水全接纳、全处理;强化管网配套监管,督促建设7公里现代化公共管廊,企业污水通过明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实现收集、输送、处理全流程可视可控;指导园区科学布局3座事故应急池、总容量超24000立方米,完善三级防控体系,保障突发情况下废水“截得住、处理好”,坚决杜绝污染外溢;谋划氟化工专用污染治理设施,推动除氟站等项目纳入规划,明确“分期建设、分片收集、分质处理、分类回用”的治理路径,从制度和设施层面筑牢“不让一滴污水入河”的防线。

结合自贡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完善“园区+企业”危废、固废处理体系,处置资质涵盖氟化工副产盐酸、废盐等41余大类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废弃物就近处理。同时,推动企业开展固废综合利用,鼓励企业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催化剂等转化为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固废产生量。
服务升级:激发产业绿色动能
自贡在全省率先开展环评、排污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三证合一”联动审批改革,为氟硅新材料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将项目环评审批时间从法定的60个工作日压缩至18个工作日以内,有力推动了年产2.6万吨高性能有机氟材料等7个重点氟硅新材料项目快速落地。

鼓励企业加大环保科研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氟硅新材料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目前,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四川轻化工大学获批组建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在高性能氟材料多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有效提升我国有机氟产业化技术水平,助推产业绿色升级。
沿滩新材料产业园.jpg
资料图片
出台《自贡市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九条措施》《自贡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治理减排财政资金奖补方案(试行)》等组合惠企政策,建立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台账,实行“一企一档”动态管理,为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关联的氟硅新材料项目等重大项目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同时,设立环保专项资金,对在污染治理、绿色转型、生态修复等方面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专项资金3629万元,激发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智慧监管:护航产业绿色发展
自贡市生态环境局在园区内建成颗粒物及光化学组分监测站、空气微站等监测设施,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网,实现对大气污染物实时分析及溯源。利用在线监测、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对企业的污染排放、环境风险隐患等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违法行为。建立环境应急指挥中心,配备先进的应急监测设备和救援装备,制定完善的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自贡深化环保“白名单”企业动态进出制度,对环境管理规范、信用良好、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降低抽查频次、优先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享受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等,树立正向激励标杆。对环境管理水平差、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形成有效震慑。

坚持严格执法与引导守法并重,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模式,整合29项涉企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年度入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6%;创新推广“首违不罚”“公益减罚”等柔性执法模式,对符合条件、非主观故意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初次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并鼓励企业通过实施环境公益项目折抵部分处罚金额。
自贡通过精准施策、创新治污、升级服务与智慧监管等立体化措施,不仅筑牢了生态屏障,更激活了发展新动能。未来,自贡将继续深化绿色转型,推动“绿色氟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为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郑皓匀

责任编辑:张翠娜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