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治理采菌游乱象,要有“山野不可亵玩”的决断 | 封面评论

2025-08-27 15:42 封面新闻

0

分享

今年夏天,“到大理苍山采蘑菇”成为网红项目。但一些“采菌游”组织方并无资质,付费即可网上发帖推广。向导讲解仅停留在介绍菌种名称、是否有毒等简单内容,有的还存在明显错误。专家警示,只顾个人体验,乱采、乱挖野生菌的行为,已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了破坏。媒体曝光后,8月24日,云南省大理州政府召开苍山保护管理专项整治专题会议,强调要深刻反思、刮骨疗毒,以坚决有力举措推动问题彻底整改、见底清零。(北京日报)

“采菌游”居然也能成为爆火的特色旅游项目,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网红打卡文化的推波助澜下,旅行的求新求异趋势不断强化。各种小众游、定制游、体验游蔚然成风,而“去大理苍山采蘑菇”,则成为了“拥抱山野”“深度体验当地人生活”的新实践,类似的口号极具感召力。于是乎,各种大团、小团纷纷成团,“慕名而来”的游客太多,非但菌子不够采了,连带着苍山都有点招架不住。媒体详细曝光乱象之后,当地总算是后知后觉强力治理了。

“采菌子”之类,属于可遇不可求,遇到了、碰巧体验可以,做成商品化的旅游项目乃至大规模售卖,就完全是灾难了。这里面,有两个可能性,其一是“人比菌子多”,乘兴而来,却发现没有多少菌子可采,这多多少少涉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了。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真的“包有菌可采”,必要收获满满而归——这就带来了更大的问题,此类“掘地式”采摘竭泽而渔,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菌类资源、冲击了原本的生态系统,可谓贻害无穷。

专业人士介绍,“一个地方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后,轻则5-10年之后才能再长出新的野生菌,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野生菌种群彻底消失。”当地村民采菌,长年都是依循经验,有所取有所不取,讲究适时、适量、适可而止,很有一番“生态可持续”的智慧。与之相较,游客“菜菌游”,则是一锤子买卖,要的就是一次性回本、尽兴,只求这趟爽,哪管来年事……极端利己、极其短视,把旅游生意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这注定是不可容忍的。

所谓秘境,大抵都是心向往焉、不可亵玩的那种。越是原始山野,其对于人类活动的承载力就越是有限,更不用说一大群人组团掘地三尺集体采蘑菇了。网红文化叠加商品化的旅游项目开发,经常给人一种“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错觉,不扭转这种致命的自负,人与自然、本地人与游客的冲突,想必还会继续上演下去。

蒋璟璟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