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靖洋 自贡融媒记者 王乐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在短期上确实会增加企业负担,但长远来看,只有对生态环境好了,我们企业才能稳步地发展下去。”弘顺电力法人张勇表示。
针对弘顺电力这类处于绿色转型升级中的制造企业,贡井区税务局服务团队入企辅导,围绕资源税与环保税核心要点,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的模式,进行全方位、深层次解读。同时,针对企业财务关于退税申报等实际操作中的“堵点”“难点”,提供针对性强、可操作的“一对一”辅导。
“今年来我们便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68万元。对于这笔资金,我们计划用于订购除尘、除烟及水处理设备,进一步夯实绿色生产硬件基础。”张勇表示。如今,凭借完善的环保举措与过硬的环保指标,弘顺电力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即便在受污染天气期间也无需停产,年产量提升约20%。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也为弘顺电力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国外订单已占公司每年总订单的近20%,绿色发展不仅成为企业的“环保名片”,更成为拓展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过去不少企业觉得建筑垃圾处理是‘负担’,但我们始终认定,把施工废料转化成可用资源,本身就是最实在的绿色发展。”德盛建筑法人罗大勇表示。如今,企业已形成成熟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将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集中粉碎,制成高质量再生骨料,广泛用于铁道轨枕浇筑、路基铺设、墙体砌筑、塔吊配重等场景,让原本的“废弃物”彻底实现“重生”。
针对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气污染,贡井税务工作人员为德盛建筑算了一笔“绿色账”:企业主动增购除尘设备,让资源循环更高效、更清洁,不仅提升了再生骨料的生产环境质量,更让周边乡村始终保持靓丽生态风貌,真正实现“循环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同步推进。
“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减少大气污染,节省下来的环保税也为企业扩容增了一份力。”罗大勇说道。目前,企业建筑垃圾年处理量已达25万吨。
截至目前,贡井区已有2户企业获市级“无废工厂”称号,9家企业申创省级“绿色工厂”。
“绿色发展没有终点,税务支持不会缺位。”贡井税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企业绿色转型需求,优化“政策精准推送+全流程辅导”服务模式,让更多税费红利转化为企业研发绿色技术、升级环保设备的动力,为自贡贡井打造“绿色制造强区”贡献税务力量。
编辑:郑皓匀
责任编辑:郑鑫玉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