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杨锐 王雨爽
8月29日,在贡井老街举行的七夕活动中,由四川省2024年城乡治理“创特色”项目扶持,老街子社区集体经济创办的“幸福工坊”“幸福铺子”盛大开业。 同时,贡井老街上,扎染体验、剪纸教学、古玩展销、中医义诊等30余个特色摊位沿街铺展,上千名市民游客驻足打卡。传统民俗与现代公益融合发展,这,正是老街子社区通过集体企业与社区基金"双轮驱动"实现自我造血的生动实践!


幸福铺子里“福伴伴”邻里照料志愿者在兑换老街幸福积分;幸福染坊前,年轻人正在挑选扎染技艺制作的T恤衫;湖广庙内夏日音乐会活动欢快热烈。集市特别设置"随手捐"募捐海报和公益游戏区,游客通过投壶、套圈等趣味游戏低偿参与慈善捐赠。


据社区党委书记介绍,所有社区集体企业运营的摊位,收益的30%将注入社区慈善基金。“今晚的扎染、剪纸作品收入542元,已直接转入基金账户。”正在非遗展示摊位前的社区匠人表示。

近年来,老街子社区立足盐商文化底蕴,成立社区集体企业,打造“幸福”品牌矩阵:幸福铺子进行中医大健康产品展示、销售和中医义诊;幸福工坊开展非遗培训和体验课程;幸福染坊销售扎染、剪纸等文创产品;老街研学年接待参访者千余人;社区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是文物,更是可转化的文化资本。


"用扎染延续盐味,用剪纸记录乡愁,让老手艺变成新时代的幸福双面绣、让文化遗产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困难群众和老百姓兜里的期盼”社区集体企业负责人这样介绍他们经营社区企业的初衷。
社区基金建立严格章程,企业利润按比例用于帮扶困难群众。残疾居民在幸福工坊的工资收入,孩子参加免费研学活动的名额,皆源于此。双轮驱动模式破解了社区治理资金短缺的难题,红领众治联盟成为重要支撑力量。市中医院持续提供义诊和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太极大药房建立文化药饰品直供通道;邮政集团助力文创产品推广。



当晚风拂过南华宫的飞檐,老街市集的灯笼次第亮起。在传统建筑与现代潮流的交织中,老街子社区用文化唤醒记忆,用商业激活传承,用慈善温暖人心,绣出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双面绣"。


编辑:王溢
责任编辑:吉方东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