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贡井区的柑橘园里却不见半分“秋闲”。一株株柑橘树正悄悄抽出嫩绿的秋梢,果农们弯腰查看,眼神里既有期盼也有一丝紧张——他们知道,柑橘木虱,这个看不见的“敌人”,也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批新芽。
“幼嫩的秋梢是木虱的‘自助餐厅’,而木虱则是柑橘黄龙病的唯一传播媒介昆虫。”贡井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利一边查看新梢长势,一边打趣道,“咱们现在就是在跟虫子抢时间,谁手快,谁就赢!”

果然,8月22日,区里出手了——一批总价值20万元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紧急调运到位,像一场“及时雨”,迅速分发到相关柑橘主产乡镇。“这可不只是发药,是发‘防弹衣’!”建设镇农技站小胡一边清点药品一边笑着说。
为什么这么急?原来,柑橘木虱最爱在嫩梢上取食繁殖,而秋梢长到2厘米左右时,正是最脆弱、最易招虫的“危险期”。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木虱种群迅速扩张,不仅直接危害果树,更增大柑橘黄龙病传入风险。

“我们这叫‘掐点打虱’!”桥头镇永顺村果农大户毛大哥说话幽默,动作却利落。他家里种了近800亩柑橘,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领到农药后,第二天就拉着妻子一起下地喷药。“政府把药送到镇上,技术员把方法讲得明明白白,我们再不动起来,哪对得起这心意?”
而在桥头镇,农技专家李秀兰更是直接“住”在了田间。“你看这个梢,刚刚冒头,现在打药正好”“喷雾要均匀,叶背尤其要照顾到,木虱就爱躲那儿……”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果农们围成一圈,听得认真,问得仔细。

“他们专家比我们还紧张!”果农老陈调侃道,“天天往地里跑,鞋上的泥都没干过。”但说归说,笑归笑,一说到防控,大家都严肃起来。“黄龙病是柑橘的‘癌症’,木虱是黄龙病的唯一自然传播媒介,咱们可不能大意,控制木虱虫口基数,就是防止柑橘黄龙病传入进来。”
就这样,一场由政府牵头、农技护航、果农参与的“秋梢保卫战”在贡井区全面打响。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三统一”防控策略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木虱的生存空间。

“我们不只是发药,更是发‘安心’。”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柑橘产业是贡井的特色农业支柱,关系到成千上万农户的生计。防住木虱,就是护住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夕阳西下,柑橘园里依旧人影忙碌。喷雾器嗡嗡作响,药雾在夕阳下泛着微光,仿佛给每棵果树披上了一层透明的防护罩。果农们的草帽下滴着汗,脸上却带着笑。

“这仗打得漂亮!”毛大哥拍了拍沾满药液的裤腿,信心满满地说,“今年秋天,咱们的橘子肯定甜!”
望着他干劲十足的背影,谁也不怀疑——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正用自己的双手,牢牢守住着丰收的希望。(刘丽媛)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