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四川日报发表“蜀平”文章:让历史火炬照亮前进道路

2025-09-02 18:48 川观新闻

0

分享

编者按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来临之际,四川日报发表署名“蜀平”的重要评论文章——《让历史火炬照亮前进道路》。

文章指出,80年前,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当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当历史钟摆撞响和平警钟,中国以阅兵之姿重申历史正义。盛大的纪念活动点燃历史火炬,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照亮前进道路。

文章指出,我们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任何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都是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史观之争,本质是价值观之争,人心之争,甚至决定人类前途命运。80年后的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二战后世界整体的和平发展,是中国和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捍卫世界公平正义。

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高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成功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一路走来,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文章指出,抗战的历史,不仅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抗战的胜利,不仅是河山光复,也是精神重塑。川军川人身上,正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熔铸而成的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章最后强调,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历史。过去的历史已不可改变,未来的历史要由我们塑造。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承伟大抗战精神,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历史火炬熊熊燃烧,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照亮未来之路!

全文如下:

让历史火炬照亮前进道路

蜀平

(一)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80年前,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之后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80年前,340万四川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四川人民在后方大力支援,书写“无川不成军”的英雄赞歌,为抗战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大会包括约70分钟的盛大阅兵。

经历过漫长的黑暗,更懂得和平的可贵。当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当历史钟摆撞响和平警钟,中国以阅兵之姿重申历史正义。此时此刻,历史的回声振聋发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铭记历史,守护和平,展示力量,宣示正义——盛大的纪念活动点燃历史火炬,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照亮前进道路。

(二)

8月22日,“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展陈文物中,成都被日本军机大轰炸后满目疮痍的照片,记录侵略者的野蛮暴行;命丧四川上空的“日军轰炸大王”留下的飞机铭牌等物件,见证国人的英勇不屈;当年刊登有日本投降、中国抗战胜利消息的《大公报》、日本《每日新闻》等,是如山铁证。

胜利史不容抹杀,侵略史不容翻篇。习近平主席今年5月在《俄罗斯报》发表《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署名文章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一个多月后,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再次强调要弘扬正确历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什么是正确二战史观?中国、苏联分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勠力同心,付出巨大牺牲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者,谱写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篇章。任何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开脱翻案的行径都绝不会得逞——这是世界公认的历史事实。

然而,就在2025年8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发表“八十年前,美国和日本结束了太平洋地区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的言论,指鹿为马;就在此次阅兵前,日本撺掇各国不要参加中国九三阅兵的行径,暴露不敢正视历史、妄图洗白的心理。回想这些年二战六年论、西方中心论、忽视中国说、日本受害论等不时冒头,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颠倒黑白,企图通过重构历史记忆削弱中俄国际话语权,帮助日本军国主义“借尸还魂”,解构战后秩序、挑战全球多边机制稳定和公正。

任何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都是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亚洲与世界的格局将是怎样”?换位思考,必然二战“将不知什么时候结束”——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持久抗战,使日军在中国深陷长期战争的泥潭,有力配合、支援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战。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在漫长而艰难的抗战岁月里,中国不仅在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战,同时也在为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而战,这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彪炳史册的分量和地位!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确立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1945年6月26日,美国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堂,中国代表顾维钧、董必武等率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担起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秩序的使命。

史观之争,本质是价值观之争,人心之争,看似没有硝烟,实则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甚至决定人类前途命运。

80年后的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年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发出“警告”,人类已经打开了“现代的潘多拉魔盒”,这些弊病“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危及我们的生存”。

“所谓正确历史观,就是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力量多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多一分。

让历史火炬照亮前进道路——80年来世界整体的和平发展,是中国和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捍卫世界公平正义。

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
(三)

“掷身家性命于脑外,只知抗敌是目前唯一的中心”。1937年8月26日,四川《华西日报》发表《告川康军民书》,作为川军出川抗战宣言书,起草人是中共党员张秀熟。

此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推动对川军将领统战工作。1937年9月,以刘湘率部出川抗日以及四川省抗敌后援会成立为标志,四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四川是党引领全国全面抗战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共产党高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成功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日本对华持续侵略并独吞中国为殖民地的图谋,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公开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率先发起最早、最坚决的抗争。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团结就是力量。

何为中流砥柱?就是临大厦将倾之际,敢于扛起担当,勇于流血牺牲,甘于忍辱负重。正如后来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过去如果没有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和陕甘宁边区真心实意地出来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那就无人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人领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那就无从实行抗日”。

1938年,伴随着华北、华东和华南大片国土的相继沦丧,亡国灭种的危机犹如黑云笼罩大地和人心。7月,毛泽东同志写下《论持久战》:“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力透纸背的言语,成为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下抗战到底的强大精神支柱。

抗战最黑暗、最迷茫、最险恶的时刻,是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指明漫长却必然通往胜利的道路;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接连制造流血摩擦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守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胜利基本盘。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使侵略者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战略困境,创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乃至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一路走来,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让历史火炬照亮前进道路——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向前进。

(四)

7月8日,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上,中央档案馆首次公开赵一曼详细档案,为这位川籍抗日英雄诞辰120周年献上厚重纪念。1936年8月2日,中国共产党员赵一曼壮烈牺牲,年仅31岁。正如她诗中所言,“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四川建川博物馆川军抗战馆,“死”字旗尤为醒目。川人王者成送儿子王建堂上战场前,“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的赠言令人热泪盈眶。成都人民公园东门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着短裤、扎绑腿,身背斗笠大刀、手握长枪、胸挂手榴弹的士兵雕像,面向出川方向。

“宁死不做亡国奴”,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化,在抗日战争中,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四川万众一心,上下同仇敌忾,“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340万四川青壮年出川参战,战争胜利归来者不到十分之一。

川军在前线浴血奋战可歌可泣,川人在后方的支援同样功不可没。四川不仅出兵多、出钱多、出粮多、出物多,而且以宽大胸怀容纳华北、华东沦陷地区科研教育文化机构迁入,容纳各地逃难人群的迁入……一封“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报,让四川的一个小镇成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感谢四川人民》,“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

川军血性不畏死,自抗战始。抗战中川军战死60万人,数量居全国之首。60多年后,四川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全力支援救灾,流传一句无比振奋人心的话:“川人从不负国,国人亦不负川”。

是什么原因让川军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什么样的动力让川人甘愿倾其所有?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抗战的历史,不仅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抗战的胜利,不仅是河山光复,也是精神重塑。

川军川人身上,正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熔铸而成的伟大抗战精神,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一个从精神上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抗战精神也融入了川人的血脉,滋养这方水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空都熠熠生辉。四川筚路蓝缕的三线建设史,敢为人先的改革史、从盆地变高地的跃迁史,都是伟大抗战精神在不同阶段的时代表达。

让历史火炬照亮前进道路——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华日报》“感谢四川人民”社论报纸原件。 四川博物院供图
(五)

历史火炬一代代传递,照亮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征程。

今日之中国,正阔步行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

今日之四川,正奋发向上不断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从抗战大后方的铁血担当,到新时代的战略腹地,巴蜀大地每天都有新变化。

此时此刻,我们回望过去,战场的硝烟已经消散。但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历史。过去的历史已不可改变,未来的历史要由我们塑造。

此时此刻,我们致敬为今日中国壮烈牺牲的英雄。这盛世,已如你们所愿!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承伟大抗战精神,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此时此刻,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作出更多新贡献。

历史火炬熊熊燃烧,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照亮未来之路!

(执笔:周丽萍 余姝满)

编辑:胡倩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