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林下“掘金”记:“两山”理念的会东实践样本

2025-09-02 19:53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0

分享

有着“川滇明珠”美誉的凉山州会东县,群山连绵,森林茂密,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漫步林间,可见木香、紫丹参、当归等中药材长势良好;树荫下,黑松露、金耳、高山雪蘑等珍稀菌类悄然生长;树梢间,华山松球、紫玥核桃等森林粮食硕果累累。

近年来,会东县厚植绿色生态底蕴,创新做足“绿色”文章,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着力点,以发展林下经济为突破口,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林下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破局

模式创新,林下生金

曾经,会东县长期面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困境。森林需要保护,“砍树经济”不可持续,百姓增收需求迫切。如何打破困局,成为摆在会东县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0年,江西街乡大村村新任监委主任张金云望着村后成片的树林发愁,村民守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却找不到致富的门路。同时,县委、县政府也在苦苦思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可行路径。

转机出现在一场远赴浙江、福建的考察。当看到他乡山林里长出“黄金”,会东的探索者们豁然开朗:建设国家储备林和发展林下经济双向并举,既能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又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正是破解会东发展困局的关键所在。

2021年,会东县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获得授信贷款9.87亿元,目前已到位7.46亿元,成为凉山州第一个获批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的县。项目总规模13.88万亩,营林造林面积11.54万亩,投资3.85亿元,主要营建以华山松为主的大径级用材林和乡土、珍稀树种的用材林基地;建设以“紫玥核桃”、牛油果、松露为代表的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业2.34万亩,建设林产品加工园区,延伸产业链,配套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会东紧紧抓住国家储备林建设契机,结合全县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探索出“储备林+林下经济”双向互补、双向结合发展模式,推动“林粮”“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江西街乡以生态仿生技术为核心,创新“储备林+魔芋”的林粮间作模式,建成4000余亩林下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年产鲜芋4000吨,产值达3200万元。2024年该基地成功创建为第一批“天府森林粮库”省级现代产业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及林地流转、林木入股等机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魔芋5000余亩,年助农增收3000余万元。昔日闲置的林下空间变成“致富地”,如今实现一林生“四金”(入股得股金,流转得租金,产品得现金,务工得薪金)。

大崇镇引入专业药企,在储备林建设区林下种植木香、当归、紫丹参、何首乌等名贵中药材,建立了中草药种植基地。药企与村民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决了销售难题。如今,全镇的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4000余亩,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纸厂村村民刘大哥承包了80亩林地种植何首乌,第一年就收入30多万元。“以前种庄稼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何首乌,收入翻了好几倍,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刘大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升级

科技赋能,三产融合

会东县深知,要实现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科技为引擎,以融合为路径,才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松露是一种珍稀食用菌,被誉为“黑色金刚石”。会东年产松露100余吨,是全国松露最大产区县。鲹鱼河镇是中国松露最早发现地,该镇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采用“科研机构+企业”“公司+合作社+林农”运作模式,全力推动林下松露产业升级。

会东黑松露。

科技成为撬动产业跃升的杠杆。会东引进高川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松露研发中心,打造了3500亩林下珍稀食用菌仿生种植、松露保育促繁示范基地,建立了会东县林下经济科技示范园。为了提高林下松露的科技含量,与四川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研发出适合会东气候条件的菌种和栽培技术,推广“菌丝植入”“菌苗伴栽”等保育促繁新方式,使松露的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科技赋能立竿见影:采用新技术后,松露亩产由10公斤提高到了20公斤以上,品质显著提升,个大质优的产品在市场上备受追捧。示范基地还成功试种高原雪蘑、金耳、竹荪等珍稀食用菌,为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树立了科技标杆。

在林产品加工方面,会东引入加工企业,对松露、华山松籽等林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出了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林特产品,提高了林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林下经济种植基地,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打造了一批集种植、观光、体验、科普为一体的森林康养基地。

为进一步拓宽林产品销售渠道,会东县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和电商销售,建设现代化的冷链仓储设施,确保林产品新鲜度。携手各大电商平台,让会东松露、松籽等特色林产品“飞”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线上销售成为产业增长的新引擎,有效扩大了市场半径。

丰收

青山不负,绿富同辉

数年深耕,会东林下经济硕果盈枝,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通过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减少了对土地的过度开垦,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同时,中药材和食用菌的种植,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据统计,会东县自开展林下经济以来,森林覆盖率从42%提高到了47.38%,空气和水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曾经的荒山逐渐变得郁郁葱葱,野鸡、野兔等各种野生动物也重新回到了山林,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会东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已达10余万亩,参与农户超过1万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在新街镇,村民们通过种植当归和养殖黑山羊,人均年收入从3000多元提高到了1.5万元。

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会东特色林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会东松籽”“会东松露”“会东黑山羊”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品牌的成功打造为全县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会东林下经济的崛起,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的生动诠释。其成功经验在于:生态优先是前提,选择生态友好型产业;因地制宜精规划,立足资源禀赋精准布局;科技融合强筋骨,以技术创新推动品质与产业链条升级;大家同心聚合力,政府搭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今日会东,林涛依旧,却已奏响绿色发展的崭新乐章。未来,会东县将继续深化“两山”理念的实践,扩大林下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科技育种与品牌建设,推动林下经济与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最大化释放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绿水青山间书写更加壮丽的发展篇章。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