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贡市国资委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坚持系统思维,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等形式,强化国资国企人才队伍培养,为自贡国资国企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他们是自贡国资国企里一群“特殊的导师”,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也是青年员工的“职场导师”。他们从科创中心的BIM建模屏前,到安置房工地的钢筋模板间,从彩灯工坊的竹篾灯骨旁,到项目一线的施工现场,他们以红笔圈注、亲传亲授、实战推演的方式,将技艺、经验与精神倾囊相授,这场“传帮带”,恰似一场跨越职业与教育的“双向奔赴”,在盐都大地上书写着“师者传承”的新篇章。
市国投集团公司制度护航+文化浸润,实现双重接力

在自贡国投集团项目一线,“师带徒”机制正以制度的严谨与文化的温度书写务实篇章。东投建设公司拥有20年经验的赵强带领青年骨干攻坚盐卤地层施工难题,优化的墙体工艺有效适配盐都气候,大幅缩短工期;华荟文化公司设计策划部部长刘筱强带领团队走访匠人、钻研技艺,从灯组选材到光影编程倾囊相授,其参与设计的“青城双姝”灯组成为今年灯会网红打卡点。集团通过制定《后备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构建“选—培—考—激”闭环体系,推动“传帮带”标准化、常态化,将“工匠精神”和“文化使命”融入日常,实现技艺与精神的双重接力。
市城投集团公司转型赋能+校企联动,拓宽发展格局

在自贡科创中心项目现场,青年施工员罗杰在导师叶勇的“一对一”指导下,将BIM技术与实际施工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工程效率。集团以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为核心导师,系统传授专业知识、工艺工法与实战经验,为人才梯队建设注入持续动力。同时,集团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展氢能产业课题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发表SSCI论文2篇、EI论文3篇,为企业与行业储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自贡水投集团公司制度化+常态化,夯实人才根基

自2020年起,自贡水投集团持续深化“师带徒”工作,以制度化建设保障人才成长,严格选拔业务骨干担任导师,遵循“专业对口、双向选择、好中选优”原则,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权责;通过“每月小结+阶段考核”机制确保培养实效。师傅倾囊相授技艺、作风与安全规范,徒弟深耕实践、锤炼技能,实现技能与精神的双重传承。截至目前,集团已完成50余人次“师带徒”培养,未来还将深化校企合作,拓宽人才渠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贡燃气公司民生底色+匠心传承,激活服务新动能

自贡燃气有限公司深入推行“师带徒”“传帮带”机制,以技术传承与企业文化浸润双轮驱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自2015年至今,公司累计选拔51名技术骨干与青年员工结对,通过现场教学、案例解析及应急演练等方式,手把手传授燃气巡检、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等核心技能。师傅们不仅传技艺,更传承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以身作则践行“侯帮发精神”,带动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这一培养模式,为保障民生用气和服务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大西洋集团公司双向发力育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大西洋公司,“师带徒”是管理者的“必修课”,也是技能工人的“成长礼”。“远航计划”构建干部雁阵梯队,将各岗位优秀人才纳入50人青年人才库,实施3年针对性培养。依托党建、财会等领域专家导师,采取“以一带多”帮带和“一对一”培养模式,并通过年度及结课考核保障培养质量。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参考,有效提升了青年人才的管理与专业能力。“青蓝共进”培育技能骨干力量,公司常态化开展技能人才培养,每年从班组选取培养对象,签订师徒合同,围绕岗位需求进行系统培养。通过导师带头、岗位钻研,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今年以来,已有11名技术工人签订师徒合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汇东股份公司多路径培育,构建人才生态

汇东股份以“传帮带”“师带徒”为抓手,构建多层次育人体系。公司层面推行“以岗代训+跟班学习+轮岗轮训”机制,由老员工担任导师进行实操带教,参训骨干实现理论与实务能力双提升,已完成3批次12人培育,有效促进管理经验共享与流程优化。下属单位因企施策:康养中心通过“老带新”机制,实现新护理员服务合格率100%;项目建设板块以“实战带教”为核心,培育攻坚骨干,使技术问题解决效率提升40%,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水利设计院公司改制创新+实战赋能,老传统焕发新光彩

在深化国企改革中,水利设计院公司以转企改制为契机,将“师带徒”传统深度融入企业文化。2023年转企后,技术骨干带领青年员工跑现场、剖案例、改方案,将“严谨求实”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张图纸;老工程师的“改图笔记”成为青年员工的“入门教材”。这一机制不仅传承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构建起衔接有序的人才梯队,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工程品质注入持续动力,使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自贡国资国企中“特殊的导师”或许没有讲台,却有工地、车间、灯坊;没有课本,却有图纸、案例、经验;没有铃声,却有晨光里的指导、暮色中的复盘。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师者”的责任,用传承书写着“人才”的故事。
值此教师节之际,向所有在国资系统中默默耕耘的“职场导师”致敬——你们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引路人”,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青年成长的“摆渡人”。这场静默而坚定的人才接力,必将汇聚成推动盐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邹佳妮)
编辑:胡倩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