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的最后一项主体活动——金熊猫盛典在成都举行,27个奖项归属揭晓。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摄
9月13日晚,第二届金熊猫奖最后一项主体活动——金熊猫盛典在成都举行,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四大单元,以及评委会特别奖共计27个奖项揭晓。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作者齐聚一堂,以光影之名展开 一场文明的交流互鉴。
“电影拍了40年,我现在愈发感觉到世界电影是文明的相互叩问,它让我们看清自己,也让我们听懂他人。”正如本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陈凯歌致辞所言,金熊猫奖不设藩篱、不论地域,只以作品说话,“我们相信艺术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穿透偏见的高墙,直抵人心的深处。”
越来越多本土故事,展现我们从未了解过的世界
金熊猫盛典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影视人先后登台,领受属于自己的荣誉。
“一些以往鲜少产出影视剧的地区,现在也开始涌现出精彩故事。越来越多的本土故事,展现了我们从未了解过的世界,或者我们自以为了解的世界。”本届金熊猫奖评委会电视剧单元主席马尔·杨第一次来中国,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中国制作的电视剧多且质量非常高,故事类型多样,既有当代题材,也有历史题材和年代剧。
电影单元中,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影片奖。该片聚焦1946年二战后的意大利,讲述了底层女性迪莉娅的人生故事。在本届金熊猫奖评选中,《还有明天》备受青睐,还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提名。
当万玛才旦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时,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这位已故中国藏族导演的遗作《雪豹》,获得本届金熊猫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4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导演奖。
《雪豹》讲述了一个关于人和动物如何相处的故事。万玛才旦之子、青年电影导演久美成列登上舞台,代替父亲领取这份荣誉。“《雪豹》是我父亲的第八部藏语电影,在我心目中,这部影片凝结了他一生的生活经历、思考和感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爱的力量。”
这样的生态主题,获得世界各地创作者的共鸣。在纪录片单元中,获得提名的《大自然的女王》《新荒野》《自然法则:掠食者之战》《野外父母-配对与诞辰》《熊猫奇遇记》等作品,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自然生态,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获得最佳纪录片奖的《新荒野》,讲述挪威一家人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追寻野性与自由;获得最佳摄影奖的《野外父母-配对与诞辰》,带领观众领略全球“野外父母”的动人爱情故事。
从亚洲向世界发声,将我们自己相信的价值传达出去
“太令人惊讶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中国获奖,谢谢你们对我工作的关注。”巴西演员黛丽丝·韦恩伯格凭借在电影《天空的另一面》中饰演的特蕾莎一角,获得电影单元最佳女主角奖。
和她一样感到惊讶与兴奋的,还有《还有明天》导演兼主演宝拉·柯特莱西。“非常感谢你们以温暖和慷慨迎接了我们的电影。”她通过事先录制的视频发表获奖感言,“你们的反响让我们看到,来自一个国家的故事,是如何与地球另一端的观众进行心灵对话的,电影可以让我们跨越国境、语言和文化,彼此连接。”
对此,动画片单元的评委们感受颇深。“动画片有天然的国际传播优势,可以不用一句话,完全用动作去传达所思所想。”动画片单元评委速达说。
她的观点也在金熊猫盛典上得到印证,《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三万里》分别获得动画片单元最佳动画片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我认为电影奖也有培养创作者的责任,通过颁发奖项,为创作者在全球范围内拓展生存空间。”来自日本的动画片单元评委水江未来表示,要从亚洲向世界发声,将电影的价值观展现出来,将我们自己相信的价值,向世界传达出去。
“最重要的是作为观众,我能与这些作品产生共鸣。这些作品能打动观众,是因为它们关乎人类精神,关乎人类体验。”马尔·杨认为,应该鼓励全球创作者展现与众不同、独特且真实的风格,去突破讲述故事的固有模式,而不是一味遵循老套做法,“要引领潮流而不是随波逐流。”
金熊猫奖正全力打造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桥梁,纪录片单元主席帕特里克·霍尔认为“定位非常准确”。“当我们谈论纪录片时,我们不是在谈论一个小众的爱好,而是关乎每个人生活的故事。”他说,金熊猫奖向全世界的优秀影视作品敞开大门,“这种做法值得赞赏。”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