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东方电机为埃塞俄比亚科伊沙水电站研制的300兆瓦水轮机组首批预埋件顺利完工,即将通过陆海联运,在3个月后抵达埃塞俄比亚,为当地能源建设注入中国力量。“这些钢铁构件,将远渡重洋,把奥莫河奔腾的水能,转化为照亮非洲大地的清洁电力。”监造工程师康柳青凝视着精心打磨的预埋件,在工程日志上郑重写下这句话。
德阳清洁能源装备正驶上“快车道”,加速全球化进程,为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加快构建绿色能源通道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德阳造”清洁能源装备走向全球。
水电领航。在埃塞俄比亚奥莫河流域,东方电机承建科伊沙水电站6台300兆瓦机组,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60亿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00万吨。其上游另一项目吉布3水电站早已成为埃塞俄比亚的重要能源工程之一,为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贡献了90%的电力供应。
在柬埔寨戈公省,国机重装投资建设的达岱水电站已连续商运10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成为当地的“明灯”和“致富站”。电站不仅带来平价电力,更带动当地旅游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改变了达岱村的面貌。
风电破局。东方风电海外布局的首个风力发电项目落子欧洲,2012至2015年,东方风电分别签订芬兰、瑞典风电项目,成为目前中国出口北欧地区最大的风电整机商;2016年1月,东方风电签署埃塞俄比亚阿伊萨风电项目,该项目自发电以来,显著提升了埃塞俄比亚向吉布提的电力出口能力,支撑亚吉经济走廊经济建设;2025年4月,东方风电供货的厄瓜多尔最大风电项目通过两年质保期,项目圆满收官。成立10年,东方风电已跻身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前十,产品出口瑞典、俄罗斯、越南、芬兰、埃塞俄比亚、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超42吉瓦,16000余台风机在350余个风场运行。
今年上半年,我国风机出口增速超两成,东方风电正助力“中国风”吹遍全球。
钻机掘进。中东沙漠,东方宏华创造世界纪录——16154米定向井长度。2012年,东方宏华签订中东油气巨头9套新型人工岛平移钻机合同,成为中东区域乃至全世界的标杆项目。2022年,东方宏华创造了最长油气井的新世界纪录。2025年,其新一代“人工智能+岛式钻井技术”智能钻机,再获该油气巨头订单,总金额超15亿元,巩固了在全球高端及智能石油钻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燃机出海。“德阳造”迎来里程碑——东方汽轮机研制的M701F4燃机首次出口海外,将应用于柬埔寨首个大型燃气发电项目——戈公省900兆瓦天然气发电项目,助力该国能源结构优化。
截至目前,“德阳造”发电设备已点亮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油气钻采设备出口近千台(套)。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德阳电工设备整体出口同比激增66.2%。“中国清洁能源装备正积极融入全球能源网络,惠及世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评价道。

持续擦亮“德阳造”品牌
“德阳造”走向全球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技术攻关。
在东南亚某地,东方宏华自主研发的顶尖全自动化山地地热智能钻机挑战6000米深钻,将地热能转化成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研发团队攻克崎岖地形下的布局、组装、平移难题,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灵活电缆系统,适应极限井场布局和非规则丛式井作业。从设计到交付的高效履约,赢得客户惊叹:“这是我们订购的最有效率和质量的一批货!”
在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厄瓜多尔最大风场里,东方风电14台4兆瓦风电机组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清洁能源。这些机组采用抗震烈度8度设计及智能避风系统,年均可利用率高达99.5%,年输送清洁电力1.4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5万吨,成为当地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的典范区域。
在非洲坦桑尼亚鲁菲吉河下游,东方电机为朱利诺水电站研制的9台235兆瓦机组正在高速稳定运转,提升坦桑尼亚全国装机容量约1.4倍。项目创新应用三维数字模拟装配、三维激光跟踪辅助测量等技术,保障了总重超450吨、通径6.3米(行业最大)蝶阀的制造精度。
极端工况领域,“德阳造”更为亮眼:东方宏华“极光号”极地钻机攻克-60℃超低温作业壁垒。乌干达超静音智能钻机以50分贝低噪运行,助中原工程队获“道达尔全球最佳钻井队”。东方电机研制的白鹤滩水电站8000吨重发电机全速运行,硬币竖立纹丝不动。英杰新能源PPC可编程功率控制器,将充电桩导线从270根简化为83根,获德国专利。
运输效率同样表现突出:2025年6月,东方宏华1500马力快移钻机在中东沙漠创下14小时搬家的惊人纪录,“模块化+轮式拖挂”无惧55℃软沙,被赞“中国速度刷新中东油气开发效率标杆”,“24小时服务精神,让‘中国智造’成为沙漠里的绿洲。”
“中国方案”惠及全球
202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支持德阳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全球影响力更加凸显。德阳正构建覆盖“源”(风电、水电、核电、气电、火电、太阳能、氢能)、“网”(先进电网装备)、“荷”(充电桩、节能电机)、“储”(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装备)的能源装备全产业链。“研发在成都、制造在德阳”,2022年启动的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世界级培育计划,剑指万亿规模。
从设备出口进阶为系统解决方案的引领者,“德阳造”全球化进程步入了新阶段。
首先是智造范式升级。模式复制:国机重装柬埔寨上达岱抽水蓄能电站BOT项目,将“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复制到东南亚。技术协作:英杰新能源欧洲电堆项目135天研发量产、25天极速交付,体现“技术输出+本土协作”;东方宏华印尼项目开创“联合建造、协作服务”,实现“中国技术、印尼制造、全球销售”。系统集成:东方电气在埃塞俄比亚完成水电、风电立体布局;为老挝东萨宏水电站(亚洲单机最大灯泡贯流式电站)、巴基斯坦卡洛特(点亮中巴经济走廊)等标志性项目提供核心装备与解决方案。
其次是全球深耕策略。东方风电以“技术定制+市场深耕”,十年布局海外市场,从北欧严寒(芬兰、瑞典、俄罗斯)到非洲高温(埃塞俄比亚)、东南亚海陆双轮驱动(越南),充分验证了东方风电解决方案的可靠性。东方汽轮机发电设备出口33国,总装机超90吉瓦。天元重工在“一带一路”沿线留下了德阳印记,供货越南岘港顺福大桥、缅甸LEINLI大桥、卡塔尔鲁赛尔城8号及9号桥、土耳其博斯普鲁斯三桥、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等。
正如罗俊杰所说,“中国提供的不仅是装备,更包含高效运行、低碳运维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全球能源结构优化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力。”
从“重装之都”到“智造之城”,德阳装备30余年的全球化征程,以硬核技术和绿色理念完成了从追赶到跨越再到模式输出的蝶变。目前,德阳有16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为全球供货,拥有200多家海外机构,“德阳造”已遍布全球100多国,累计贸易额超400亿元。
当混流式发电机组在坦桑尼亚鲁菲吉河竖起中国高度,当1500马力智能钻机刷新中东速度,当中国风机在安第斯山脉御风而行,世界听见的不只是钢铁的轰鸣,更是一个民族的工业走向星辰大海的铿锵足音。“德阳造”提供的不只是设备,更是零碳时代的中国方案,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未来。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