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 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文/图
9月16日,由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四川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办的四川网络文学产业推介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网络作协代表联合发布网络文学协同发展倡议,4个重点合作项目同步签约,结合主办方现场解读的四川相关奖补政策,让来自中国作协、各地文化企业、行业协会和网络作协的近200位代表,看到了四川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学产业的可喜前景。

据主办方介绍,四川目前有1500多名一线网络作家,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斗破苍穹》跻身“2024年文化产业IP价值综合榜”前五,《诡秘之主》英文版阅读量超6000万次,多部作品甚至入藏大英图书馆。IP改编更是成果斐然,《犹为离人照落花》短剧上线36小时,充值就破了千万元,成为行业内的现象级案例。
会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的网络作协代表联合发布《西南地区网络文学协同发展倡议书》,提出五大举措:共建跨区域交流协作平台、共抓西南特色精品创作、共育全产业链人才队伍、共塑行业规范体系、共探产业融合路径,旨在打破省域发展壁垒,整合区域文化资源。
同时,西部国际影视产权交易中心与重庆沛蒙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4组代表完成签约,涉及《白焰芳华》精品短剧开发、短剧基地建设等项目。

据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相关人士介绍,四川对网络影视发展扶持力度一直清晰可见。2024年初,印发修订后的《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就明确了省政府对重大文艺项目进行扶持、对精品给予奖励。经初略框算,每年省级财政用于广电视听内容资金在2.5亿元以上。此外,市县层面同步发力,如成都郫都区对重大影视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企业使用当地摄影棚、后期制作服务等,还可按实际费用的5%获得奖励。
政策的吸引力,逐步助推和转化出的产业实力。以成都为例,作为产业核心区域,聚集了腾讯成都、咪咕等头部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单体数字化摄影棚和52个特效棚,300多家影视文创机构扎堆入驻;2024年,相关园区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近25%。对众多影视机构具有吸引力的,还有微短剧审核开通“3—5天即审”快速通道,“拍在四川”品牌提供“一对一”服务等。《边水往事》《驻站》等热播剧,正是冲着这份“便利”来川拍摄的。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王志祥表示:“四川不仅是文化大省、文艺重镇,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阵地和产业高地。成都作为西南中心城市,具有深厚的互联网基因和文化创意底蕴,发挥成都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西南地区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与市场资源,构建西南地区的网络文学产业生态圈,正是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