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上7点半,45岁的资阳中国牙谷队(以下简称“资阳队”)队员王雷驾车来到训练场,熟练地熄火、拔钥匙,快步走到更衣室。十分钟后,他便出现在训练场开始热身。在这里,有一群和他一样怀揣足球梦想的“老男孩”正在等待训练。

王雷加油鼓劲。
在2025/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川超”)的21支参赛球队中,资阳中国牙谷队以平均年龄29岁,成为川南赛区队伍中最年长的队伍。队内年龄跨度从18岁到45岁,整整相差27岁。这支被外界贴上“高龄”标签的队伍,准备在川超赛场上证明:只要心中有梦,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老将担当,经验是最好的“补剂”
“足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是在22岁到30岁之间。而恰恰我们资阳代表队在这个年龄结构上就呈现出了‘老龄化’。”资阳队执行教练李刚介绍道,资阳队的集训队员共有49人,其中30岁至45岁的队员就有25名,占了半数。而22岁到30岁之间的队员只有9人。
45岁的王雷是队内最年长的球员,作为资阳本地人,他的足球生涯已经跨越了三十多个春秋。“从小在电视上看球员们在赛场上坚信胜利、永不言弃的精神,我特别受触动。”这份最初的热爱,成为他坚持至今的动力。
场上,王雷站在球门前,指挥着防守站位。汗水浸透了他的训练服,紧贴在不再年轻的身躯上。“夹击!好防守!”他的喊声在训练场上回荡。作为守门员,王雷深知自己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扑救。“老队员最大的优势就是比赛经验。我踢过上千场比赛,在场上局势的判断、选位和出击时机的把握上,比年轻队员更有优势。”

资阳中国牙谷队。
在最近的资阳队与眉山队的交锋中,尽管最终战平,但王雷对对方门将的表现记忆犹新。“对方门将有几个非常漂亮的扑救,让我印象深刻。那一刻我意识到,一个好的门将真的可以主宰比赛胜负。有句话叫‘一个好门将顶半个球队’,我对此深信不疑。”
“我20岁开始代表资阳参加比赛时,队里现在有些年轻队员还没出生呢。”王雷训练后擦拭着汗水,笑容中透着从容,“年龄确实会带来一些限制,但也给予了我们宝贵的财富——经验。”
资阳队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教师、销售员、单位职工、个体经营者和学生。他们不是职业球员,却有着不输职业球员的热情和执着。这些不同背景的队员因为对足球共同的热爱而走到一起,组成了这支独具特色的队伍。
“在场上,经验往往能弥补体能的不足,”资阳队执行教练李刚表示,老队员把握比赛能力很强,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如何控制比赛节奏。

资阳中国牙谷队。
19岁的小将朱海东是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之一。“和老将一起踢球,学到了很多在训练中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无球跑动的选择、传球时机的把握,这些细节往往能决定比赛的走向。”朱海东说道。
李刚认为,这种“以老带新”的模式是资阳队的独特优势。“老将们不仅传授技术和战术,更传承着对足球的热爱和坚持的精神。这是资阳足球最宝贵的财富。”
严选拔+巧训练,“高龄”战队这样备战
“资阳队从选拔到训练,都一点也不含糊的。”李刚表示,40米折返跑、两分钟开合跳、绕杆射门、实战对抗……每一项都在挑战球员的体能、技术与协作能力。
据悉,本次资阳全市共有130多人报名,最终只有49人进入集训名单,能代表资阳登上川超舞台的,更是优中选优。
在场边,李刚手握记录表,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不光要看速度、力量,更要看他们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足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训练场上,队员们正在进行两分钟开合跳测试,这是球队体能考核的重要项目之一。令人意外的是,一些年长队员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年轻队员。

资阳中国牙谷队训练。
老将秦琦喜道出心声:“我踢了三十年球,现在还每天加练体能,就是想为家乡再拼一次。”
“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队员有不同的训练方案。”执行教练李刚指着训练场说道,“老队员更注重训练后的恢复和体能分配,年轻队员则偏重于基础技术和体能的提升。”
“我们不可能像二十岁小伙子那样猛练。”王雷解释道,“但我们更懂得如何科学训练,如何听从身体的信号,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球员训练。
战术演练环节,队员们反复磨合传跑配合与防守协作。场边,教练组时刻关注动态,及时纠正问题;未上场的队员则手拿战术板认真记录、交流分析——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球队贡献力量。
“我们正在磨配合、练默契。”李刚说道,“通过整体配合来弥补个体体能上的不足,这是我们应对年龄挑战的策略。”
科学训练的成效正在显现。在最近的热身赛中,资阳队与多个市州的队伍交手,积极积累经验。“各队实力都不弱,但胜负不仅取决于实力,也受临场发挥和运气影响。”李刚说道,“我们正在找自己的节奏。”

资阳中国牙谷队。
9月27日,资阳队首战将客场挑战内江队。虽然内江队以年轻、冲击力强著称,但资阳队员们信心十足。
川超大战一触即发,这支队伍正准备用经验与智慧,在绿茵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无论最终结局如何,只要敢上敢拼,就值得被铭记。资阳队,这群川南赛场上最年长的追梦者,正用他们的方式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