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喜马拉雅不需要人类烟火来点亮

2025-09-22 17:04 天府新视界

0

分享

9月19日傍晚,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 米)夜空的静谧,被一场特殊的“艺术秀”打破。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此燃放了艺术烟花。视频显示,三幕烟花在山脊炸开,勾勒出“升龙”动态景观。可这场华丽盛大的“艺术盛宴”,并没能迎来满屏掌声,反倒招致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批评。

图片
现场视频显示,蔡国强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三幕烟花,形成“升龙”动态景观 视频截图
一

艺术需要舞台,但不该以生态环境为代价。蔡国强的“火药艺术”素来以震撼著称,从城市夜空到江河湖畔,爆破瞬间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喜马拉雅不是普通的“舞台”,这里是世界屋脊,是众多珍稀物种的家园,更是生态链中最敏感的一环。

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层薄如蝉翼,植被修复周期可能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哪怕是几克残留的化学物质,都可能对当地水源、土壤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主办方解释“烟花全部使用生物可降解环保材料”,可降解需要时间,而高原的生态系统,等不起这份“缓慢的修复”;声称“燃放前转移牲畜、引导小动物离开”,但那些藏在岩石缝隙里的昆虫、夜间活动的小型哺乳动物,又该如何被“周全”照料?

艺术的价值是唤醒美好,而不是制造隐患。当烟火的光芒照亮雪山时,我们更该看见光芒背后,生态脆弱的阴影。而作为户外品牌,始祖鸟的核心价值本应是保护自然、敬畏荒野。消费者选择户外装备,也不只是为了探索自然,更是出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守护。然而,这场“高原烟火秀”却用“艺术+高端户外”的噱头博眼球,把高海拔地区的生态承载力抛诸脑后,让人目睹了商业逻辑对生态逻辑的碾压。

二

总有人认为,凭借技术手段和事后补救,就能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仿佛自然只是等待人类“改造”和“装点”的背景板。

殊不知,在喜马拉雅这样的生态高地,人类任何“小动作”都可能引发生态“蝴蝶效应”。去年某地在高原草甸举办音乐节,散场后垃圾清理了半个月之久,被踩踏的草甸过了两年仍留着“疤痕”。这些教训早已说明,在生态脆弱区,“先破坏后补救”向来都是伪命题。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

我们并非反对艺术与自然同行,而是鼓励以最小的干预传递最深厚的情感。敦煌壁画里的远山近水,是艺术对自然的致敬;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是舞蹈与自然的共鸣;而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唐卡,也是用矿物颜料把雪山、草原的美定格在画布上。这些艺术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倾听自然”“感受自然”。倘若此次“高原艺术秀”能用数字投影替代实体爆破,以生态绘画记录高原之美,或许能实现“艺术与生态”的双赢。可惜的是,这次的烟火秀,选择了最具冲击力,也最具风险的方式。

三

随着争议的持续发酵,9月21日,始祖鸟和蔡国强工作室相继致歉,坦言创作考虑不周,将配合评估并尽全力采取补救恢复措施。日喀则市21日发布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依法依规处理。这份致歉和官方的介入,回应了公众对生态的关切,但更该成为整个行业的“警示钟”。“考虑不周”四个字,抹不去烟火爆破可能给高原生态带来的潜在伤害;“全力补救”的承诺,更得靠科学、严谨的行动来兑现。

喜马拉雅的雪,见过亿万年的风霜。这片土地不需要人类用烟火“点亮”,其本身的存在,就是最动人的风景。当我们想在自然中留下“艺术印记”时,不妨先停下脚步问问:究竟要的是震动一时的惊艳,还是难以修复的伤疤?如果审批流程合法合规,谁又该对这一行为负责?

生态的底线,不该为任何“创意”让步;对自然的敬畏,更不该被任何“营销”消解。希望这场争议能成为一面镜子,照见人类在自然面前应有的谦卑。说到底,能让艺术永恒的,从来不是爆破的瞬间,而是与自然共生的长久。

图片

 

本期话题

你怎么看待这次的“烟花秀”事件?评论区聊聊~

撰文/孔德淇

编辑/梁庆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