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富顺县琵琶镇艾家村:“献新”庆丰收 文化铸魂润乡野

2025-09-24 19:03 富顺县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近日,富顺县琵琶镇艾家村赵家坝热闹非凡,一场以“传承传统・感恩丰收”为主题的庆丰收《献新》活动在此举行。从清晨的炊烟袅袅到午后的欢声笑语,村民们齐聚一堂,在传承非遗民俗的同时,尽显邻里间团结友爱的“一家亲”温情,也让春种秋收的喜悦与文化铸魂润村的成效在这片土地上充分彰显。

当日清晨,艾家村便已焕发生机。鸡鸣声中,村民们早早起床,清扫门前院坝、布置活动场地,默契的配合间满是对丰收的期待。9时起,赵家坝各院坝更成了欢乐的海洋:少年儿童围坐在一起,玩着修房子、滚铁环、踢鸡毛毽子等传统游戏,清脆的童谣“艾家湾,挨青山;青山青,山上有个五二O”在村落间回荡;青壮年忙着在田间收拾花生、采摘瓜果,或是在田里摸鱼鳅,用勤劳延续着春季开秧门时播下的希望;老年人则在院坝里编竹篼、打草鞋、下象棋,悠闲的时光里满是岁月静好。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各得其乐,又彼此守望,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10时许,庆丰收文娱表演拉开帷幕。艾家阳光健身队、艾家康乐健身队与县民协艺术团轮番登场,《天美地美中国美》的舞姿展现着村民的精气神,小品《三个媳妇抢婆婆》道出乡村和睦家风,金钱板《秀美山水艾家村》则将家乡的美景与变迁娓娓道来。台上演员倾情演绎,台下村民掌声不断,熟悉的旋律、亲切的内容,让现场成了欢乐的共同体。

11时,整场活动的核心,《献新》仪式正式开启。这一传承已久的非遗民俗,是艾家村人对丰收的感恩,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仪式现场,一侧是热闹的农村坝坝宴制作现场,另一侧八仙桌、大簸盖整齐摆放,满是传统韵味。

随着《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响起,锣鼓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一面大红旗在院坝舞动,四条彩龙在红旗掩映下翻腾,演员们扛着旗帜、灯笼从四方走来,热闹的场景让现场气氛瞬间升温。音乐停歇,众人齐声高呼“丰收了”,质朴的呐喊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献新环节中,温情与传承尽显。供品均来自村民自家种植的茄子、冬瓜、新米、花生等作物,凝聚着大家一年的辛劳。艾家村原退休支部书记程玉昆担任主祭,与陪祭人员一同完成敬香、敬酒、三拜仪式。“一柱香,国富民强天下太平”“一杯酒,敬上天风调雨顺”,每一句祷词都承载着艾家村人对生活的热爱;向天地、先祖鞠躬的动作,更是将感恩之心深深镌刻。

尝新环节更添温馨。主祭舀起新米饭敬天、敬地,村民们跟着齐声呼喊“年年吃饱饭”“丰收年年到农家”,嘹亮的声音回荡在村落间。随后,陪祭人员为“招财狗”“守财猫”戴上谷穗草环、粘上新谷饭、投喂新米饭,这一独特的习俗不仅延续了传统,更体现出村民对万物的尊重。当艾家村谣《我爱艾家》的歌声响起,“青山青又青,山下我家哟”的旋律唱出了村民对家乡的深情,也让团结友爱的氛围达到顶峰。

此次《献新》活动,并非艾家村文化建设的孤例。从春季的开秧门仪式,到秋季的《献新》庆丰收,艾家村始终以传统民俗为纽带,将春种秋收的农耕文化与文化铸魂润村行动紧密结合。春季开秧门时,村民们一同下田插秧,互帮互助间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季《献新》时,大家共享丰收成果,在非遗传承中凝聚人心。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展,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艾家村焕发新生,更让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如今的艾家村,不仅有丰收的喜悦,更有文化的滋养,邻里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真正实现了“文化润村、精神富足”的美好愿景。

活动全程,富顺县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们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这些画面,不仅是艾家村丰收的见证,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缩影。未来,艾家村将继续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深耕文化铸魂润村行动,让农耕文明的魅力持续绽放,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万聪)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