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拂,荣县东佳镇中间房村的乡间小路静谧祥和,一缕炊烟袅袅升起,饭菜香气随风飘散。近日,一支由村党总支书记、第一书记带队,3 名村干部和 2 名驻村工作队员组成的 “暖心炊事小组”,手提新鲜食材,走进村里 80 岁以上留守老人与监测户家中 —— 他们此行不为做客,而是专程为特殊群体做一顿热乎饭、说几句贴心话。这场温暖行动,源自村党总支的精心策划。一荤两素一汤,搭配虽不奢华,却营养均衡、干净暖胃,更承载着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质朴而深切的关怀。
在留守老人张大爷家中,感人场景悄然上演。年过八旬的张大爷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已两年未归。当村干部端上刚炒好的回锅肉、黄瓜炒肉片、清炒红薯尖,再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番茄蛋汤时,老人眼眶湿润,声音哽咽:“你们比我儿女还亲……”
这顿饭,看似平常,实则藏着深意。村干部以 “上门做饭” 为纽带,一边在灶台前忙碌,一边和老人拉家常,细致询问生活困难;饭后,还主动帮老人检修电路、更换灯泡,为行动不便者代购药品、代缴水电费,耐心教老人用手机与亲人视频,同步宣传防诈骗知识。
“上门做饭只是‘由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真实掌握老人的需求和困难。” 中间房村党总支书记在翻炒菜肴的间隙道出初衷。第一书记也深有感触地补充:“只有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老百姓愿意敞开心扉,我们的工作才算真正做到了家。”
一顿家常饭,吃出鱼水情深,品出民生温度。今年以来,中间房村已开展 9 次 “上门做饭” 活动。这种特殊形式的走访,既缓解了部分特殊群体日常照料的难题,又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拉近干群距离,实现了精准帮扶与情感陪伴的双重成效。
如今,在东佳镇,“上门做饭” 已逐步形成暖心服务长效机制。村干部们持续带着食材与诚意,走进一户户村民家中,在灶台边倾听诉求,在饭桌旁化解难题。一顿顿热饭的背后,是一个个具体困难的解决,是一次次党群关系的升华,更是乡村振兴路上 “不让一个人掉队” 的生动写照。(张庆麟)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