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人才入乡·兴农人】设计赋能土陶新生 高校新农人祝品让荣县陶器走进千家万户

2025-09-29 17:09 自贡网

0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715180940.jpg

视频/宋姿熠

自贡融媒记者 宋姿熠 实习生 虞黎君

人才名片:祝品,女,1998年12月出生,四川乐山人,成都大学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高校新农人。

迎着泥土扑鼻的芳香,记者走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祝品正凝神端详着旋转陶坯上一条微妙的曲线。在她指尖的灵动调整下,粗犷的工业陶泥逐渐勾勒出茶具温润的轮廓。这位引进的成都大学美术专业人才,如今以“高校新农人”的身份,将传统工业陶的厚重历史,熔铸进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温度与诗意之中。

2.JPG
在祝品手下的温润茶具渐次成型 记者 宋姿熠 摄

荣县陶土资源丰富,其工业陶曾以坚实耐用的酒缸、陶罐闻名,如今却也因产品单一、附加值低而发展受限。近年来,自贡市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引进高校人才,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得益于此,祝品加入到新农人培养计划,进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工作。凭借美术专业所学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她敏锐洞察到荣县陶土蕴含的艺术潜能,毅然搭建起专业的工艺陶设计平台,决心以设计为犁铧,深耕这片沃土,推动传统工业陶向高附加值的工艺陶转型。据祝品介绍,荣县深入贯彻自贡市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当地政府高度关心、重视每一位投身荣县建设的人才,不仅全力提供发展平台、搭建专业队伍,更通过组织校企合作、产学研联动等多元活动,推动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让每一位建设者都能在自贡荣县尽情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1.jpg
祝品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产品设计 记者 宋姿熠 摄

转型核心,首在“塑形”之变。“在产品设计环节,我深入研究荣县传统土陶工艺特色,结合现代美学与用户需求,对工艺陶的器型、纹饰、色彩进行创新设计。”祝品告诉记者。她潜心研究陶泥的可塑边界,计划从外观设计与器型革新双维度切入,深度挖掘其多元可能性。在她的设计中,酒缸的粗犷线条被提炼、柔化,转化为茶杯握在掌心的舒适弧度;笨重的陶罐被解构重组,演变为兼具插花实用性与陈设美感的花瓶器皿;寻常的茶具套装则在她手中被赋予灵动多变的现代轮廓。每一次塑形的革新,都是对陶泥生命力的重新诠释,使产品从单纯容器升华为承载生活美学的艺术品。

3.jpg
祝品凝神调整陶坯曲线,设计陶泥产品。 记者 宋姿熠 摄

设计赋能,核心在于拓展工艺陶的使用边界。当走进现代家居,工艺陶可以化身为兼具实用与美感的雅致摆件、釉彩流芳的花瓶、光影摇曳的烛台,悄然融入日常,提升生活格调;在文创领域,它承载着荣县厚重的历史,变身为诉说地方故事的精致纪念品、书香相伴的雅韵书签、方寸见乾坤的艺术印章,让文化触手可及;面向品质餐饮,通过匠心打造独树一帜的餐具与酒具,以独特的造型与温润釉色,重塑餐桌美学,让每一次用餐都成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要让传统工艺陶产品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更多元的落脚点,真正实现荣县工艺陶从单一传统制品向多功能、多领域产品的转型。”祝品谈到。后续,她考虑将现代创意元素与热门文化符号融入土陶设计,将“国粹雅韵”“热播影视”、农民漫画、当地建筑等加以艺术化提炼,让每件荣县陶艺作品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温度,实现“塑形”与“赋魂”的双重突破。

祝品的探索,使荣县土陶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从隔绝于工业场景的“大块头”,到融入日常烟火气的“小确幸”,荣县土陶在祝品为代表的新农人手中,完成了从实用器到艺术品、从工厂到客厅的华丽蝶变。人才政策的精准滴灌,为传统土壤注入了源头活水。当设计扎根乡土、文化融入泥土、政策培育创新,传统产业的转型便不再空谈,而是化为装点千家万户的生活风景,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照亮了创意与生机的道路。

编辑:宋姿熠

责任编辑:尤洋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