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富顺石刻拓片工作室揭牌 60余件成果展示富顺历史记忆的“活化石”

2025-09-29 18:54 富顺县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9月29日,在富顺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有关单位负责人、富顺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等共同见证下,富顺县历史文化研究石刻拓片工作室正式揭牌。与会人员随后参观了工作室首批成果展陈,并召开富顺县牌坊石刻碑文保护利用研究专题座谈会。

拓片,是指将碑文石刻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为找寻才子之乡渊源、探索千年古县人文历史脉络,从2020年起,本县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逸带领团队,耗时五年多,拓印各类石刻拓片130余件。通过收集这些散落的“历史碎片”,团队让不可移动的文物,变成可记录、可展示的一张张纸片,以此讲述富顺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

对于千年古县富顺而言,境内的牌坊石刻类型丰富、内涵深厚。它们不仅是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更是研究富顺乃至川南地区历史沿革、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社会结构的第一手资料。

据悉,此次展出的首批拓片成果,从已拓印的作品中精心挑选了60余件,涵盖历史上“大富顺”范围,包含牌坊、石碑、摩崖石刻、墓志铭等类别,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比如这个‘帝隐龙蟠’,是刻在寺庙前牌坊上的。该牌坊经考证建于明天启七年,传闻与明朝建文帝流亡后曾隐居于此有关。”石刻拓片工作室负责人张逸介绍。此外,富顺县临江寺雷国金之妻范氏牌坊,不仅体现了家族尊崇与荣光的精神,还折射出清代政治制度的影响;特别是该牌坊的碑文由富顺进士朱坚作序,更从侧面印证了富顺才子文化的深厚底蕴。

谈及拓片制作过程,张逸透露,拓片看似操作简单,实际却颇为耗时:在与文管部门完成相应报备后,往往需先进行实地踩点、清理遗存表面,部分地处高处的石刻还需租赁脚手架辅助作业,工序十分繁琐。曾有一次拓片制作,便耗费了3天时间。这些凝结着心血的拓片,不仅为富顺石刻文化研究留存了珍贵实物资料,更让深藏于石的历史记忆得以具象呈现。

牌坊石刻碑文不是静止的文物,而是承载富顺历史记忆的“活化石”。据富顺史志记载,当地牌坊曾多达上百座,其中又以官方修建居多。如过去的县府驻地,曾修建牌坊,以“右安民、左平政、前昭勋”的排列方式,体现安民理政的理念。另外,富顺的进士、尚书、及第、恩荣、德政等类型牌坊,可查数量有八十余座。如今,富顺县域内遗存可见的牌坊仅剩下十来座,且大多是民间的“节孝牌坊”。

当下,对这一珍贵历史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更具现实意义。通过深入解读石刻碑文背后的人物故事、时代背景与社会风貌,进一步梳理富顺文脉脉络,能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赓续切实添砖加瓦。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聚焦富顺牌坊碑刻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层层递进形成“保护—研究—活化—传承”的完整讨论体系,为富顺牌坊碑刻文化遗产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大家一致认为,这些以石为纸、以刀为笔的文化遗存,既是地域文明的“活化石”,更是解码富顺历史文化基因的核心密钥,在地域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唯有持续深入研究、妥善保护这些石刻遗存,才能让富顺的历史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为地域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底气。

“富顺县石刻碑文拓片的研究之路,或许外界会认为其价值不大,但对我而言却意义深远。我仍将以‘富顺情怀为墨、业务担当为笔’,继续书写我们这一代人的篇章。”张逸说道。(刘瑞)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