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四川稻虾田里的“致富经”

2025-09-30 14:22 川观新闻

0

分享

“你们看,这些大头虾10月就要捕完,接着就抛小龙虾苗。稻田里养殖大头虾与小龙虾,是我们‘双稻双虾’的核心技术。”9月29日,泸州市泸县玄滩镇新山村,双稻双虾养殖基地内,玄滩镇党委书记杨一向来自全国的参会代表介绍。

泸县玄滩镇新山村,双稻双虾养殖基地内,农户忙着打捞大头虾。

当天,由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全国农渔循环种养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泸县举行。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等地的参会代表齐聚,交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作为全国水产大省和水稻主产区,近年来,四川坚持稳粮兴渔、提效增收,聚力推动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构建了以成都平原稻渔种养区、川南稻虾产业带、川东稻蟹产业带为核心的“一区两带”格局。

以泸县为主的川南稻虾产业带,是全省稻虾综合种养核心区。2024年,泸县稻虾综合种养基地面积达17万亩,年产龙虾1.38万吨,居全省第一。

四川如何养虾有“稻” ?参会代表在这里寻找答案。

打“时间差” 实现千斤粮万元钱

“‘双稻’即一季中稻加一季再生稻,‘双虾’即养殖一季台湾大头虾和一季小龙虾。”泸县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郑盛霞介绍道。

双稻双虾养殖基地。

为何泸县会选择“双稻双虾”模式?

首先是市场有空间。“四川小龙虾年消费量18万吨左右,而年产量约10万吨,还有8万吨的缺口。”郑盛霞给出关键数据。

其次,泸县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相较于湖北、江苏等传统小龙虾主产区冬季严寒、开春较晚的气候,泸县开春早,入冬晚。这使得泸县小龙虾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都有上市,锁定春节前后市场“空窗期”,实现反季节销售。

“因为养虾对水质要求极高,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因此,虾田里面的稻谷种植也是绿色无污染的。”郑盛霞补充道。

瞄准优势,2021年起,新山村村集体与泸县海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展“双稻双虾”养殖,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收益到底如何?该合作社理事长高大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块田,每年4月种水稻,7月收获头季水稻,10月收获再生稻,亩产加起来达1300斤,收入2000余元。与此同时,5月喂养大头虾,9月至11月收获大头虾,亩产160斤,按每斤50元计算,收入8000元;11月喂养小龙虾,4月收获,亩产达200斤,按每斤34元计算,收入6800元,总亩产值可达1.7万元,实现“千斤粮、万元钱”。

正因泸县“早虾”的“时间差”,小龙虾还有溢价空间。“‘炮头’虾每只重量达一两以上,价格最高可达150元一斤,部分虾进行保温养殖,在春节时候,能以120元一斤的市场价进行销售,收入还会增加。”高大伦介绍。

目前,该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年产值68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60万元。新山村种养大户廖萌尝到丰收的喜悦。他承包了80亩地养殖“双稻双虾”,去年收入过百万。“之前就是单独种水稻,每年的收入只有10余万元。”廖萌说。

“双稻双虾,让种粮农民有得赚,既守好粮袋子,又鼓起钱袋子。”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下“科技棋” 找准品质“突围点”

近年来,围绕小龙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泸县又如何“突围”?答案是:持续在品质上下功夫。

“早虾育苗中心这个月刚建成,等到10月中旬,气温降到20摄氏度以下,抱卵虾就正式进入中心育苗。”泸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管理股股长罗其刚介绍。

早虾育苗中心。

步入孵化车间,只见16个直径6米、深度1.2米的孵化桶排列整齐,尤为壮观。桶内设有人工虾房,可以为抱卵虾孵化虾苗提供25-28摄氏度的恒温环境。虾苗孵化20天后,就进入稻田培育。

在传统稻田育苗中,遇到倒春寒、干旱等极端天气,早虾苗死亡率高,品质、产量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泸县建设了工厂化的育苗中心,配有微滤机、紫外杀菌、液氧等现代化设备,精准控制温度、溶氧、杀菌等参数。“按照估算,批次产苗量400万尾,年度产苗量达1700万尾,能为2000亩稻虾田供苗。”罗其刚说,运用科技手段,不仅能提高虾苗品质,还能更精准地控制小龙虾的投放和上市时间,让错峰上市的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

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称,泸县将持续推进小龙虾育苗工厂化、规模化发展,计划3–5年内,建成5个以上的区域化育苗工厂,实现年产虾苗5亿尾。

不止在育苗阶段,泸县用科技打造了一张贯穿始终的“天罗地网”。

在新山村的智慧种养示范园区,依靠天上的卫星和地上的物联设备,基地能及时进行稻虾田的虫情、墒情、气象等监测。“智慧稻渔”数据调度中枢也已建成,可以实时掌控水稻、虾苗、饲料、水质等关键要素。

同时,基地用无人机搭载智能投喂系统,按照设定的时间和计量,将适宜的饲料量喷洒在稻虾田内。运用该方式,一个人一小时就能完成100亩稻虾田的饲料喷洒,提升稻虾养殖效率300%。

“我们还布局了智能控制增氧站,通过溶氧监测设备实时反馈数据,针对性调节水体溶氧,稻虾综合成活率提高12%。”杨一说。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