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到来之前的农历九月被称为“菊月”,而寒露节气又十分接近重阳节,因此人们常在寒露时赏菊、饮菊花酒、登高、吃花糕,既可以去除秋燥,也可以借谐音之意表达“步步高升”“高寿”等美好的愿景。

寒露正是垂钓的绝佳时节。天气转凉,鱼儿游向温暖的浅水区觅食,格外活跃易钓,让钓者一享收获之乐。与此同时,民间素有“西风响,蟹脚痒”之说,此时母蟹膏黄丰腴,正是品蟹赏味的大好时机;而待农历十月过后,公蟹脂满肉嫩,又将接续这一舌尖上的盛宴。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之理,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梨和芝麻是寒露节气时最好的水果和食物。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梨、吃芝麻”的习俗。

俗语常说“春捂秋冻”,然寒露一过,秋意愈深,凉意渐重,切不可贪凉露体,宜添衣保暖,谨防寒气入里。此时昼短夜长,天地间阳气收敛、沉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诚乃秋季养生之要道——应当随天地节奏,早睡以顺应阴敛,早起以舒达阳气,如此方能与四时同序,身心得安。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