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荣县土陶馆与荣县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县内外游客的热门打卡地。非遗体验、节日打卡、线上互动等活动轮番上演,市民游客在文化艺术中度过了一个充满获得感与欢乐的黄金周。
土陶馆:非遗“活”起来,游客“玩”起来
走进荣县土陶馆,仿佛步入陶艺的时光长廊。展厅内陈列着多位县内外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之作,从粗犷古朴的民间陶罐到细腻雅致的现代陶艺,这一件件包含着泥土与火焰故事的文创陶,吸引游客驻足细赏。

来自内江的游客赵欢在“荣州陶韵”系列前连连拍照:“这些陶器上的纹路仿佛在讲故事,带孩子来感受非遗魅力特别有意义。”

最热闹的当属动手体验区。游客们系着围裙,在陶艺师傅指导下揉泥、拉坯,专注地捏出歪歪扭扭的小碗;情侣们合作绘制陶胚,笑闹间勾勒出独一无二的图案。
来自成都的大学生陈亮举着刚成型的陶杯感慨:“亲手做的土陶比商场买的更珍贵,这就是‘慢工出细活’的快乐!”
销售中心的创意陶制品也持续热销。造型别致的茶具、萌态可掬的陶偶成为游客的首选纪念品,工作人员吕艳介绍:“日均客流量是平日的五倍,我们提前备足了荣县特色文创产品。”
艺术中心:打卡热潮与线上互动延续欢乐
10月6日,市民王莉莉带着双胞胎女儿走进荣县文化艺术中心,孩子们立刻被“盛世中华”打卡区吸引,五星红旗等标志性元素打造的立体造型前欢声笑语不断。

在“我和我的祖国”打卡点,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在家长的镜头下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将节日的仪式感与家国情怀一同定格。
除了持续整个国庆、中秋8天的主题打卡活动,线上答题闯关也吸引了各年龄段的游客参与。“题目涵盖知识范围广,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带着全家前来参观的中学老师杨刚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特别好。”

据悉,国庆前三天这里先后举办了红色主题音乐会和影视鉴赏等系列活动,为假期的文化盛宴拉开了精彩序幕。
在这份欢乐背后,是文旅工作者们的默默坚守。土陶馆嗓音沙哑的讲解员王文英,穿梭在人群中引导路线、维护打卡区秩序的艺术中心职工夏星……他们的微笑服务被游客拍下发到朋友圈:“这些年轻人热情周到的服务,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还让文化场馆有了温度。”
这个假期,荣县以泥土的温度与时代的旋律证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源于它与当下生活的每一次紧密拥抱。当非遗技艺在亲身体验中传承,当家国情怀在沉浸打卡中升华,文旅融合的“荣县实践”便转化为一种可感、可亲、可参与的文化力量,持续滋养着荣县。(张庆麟/图文)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