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桂香浮动。当大城市的霓虹在喧嚣中闪烁,一群年轻人却悄然背起行囊,驶向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小城古镇——不是热门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城更有性价比;不是繁华都市不够美,而是这份“小而有趣”的烟火气更让人心动。
10月6日,在仙市古镇,我们邂逅了一场属于县域文旅的诗意盛宴,在千年盐码头的晚风里,听见了最动人的小城故事。
午后三点,半边街已如潮水般涌动着人群,沉浸式情景剧《抗日献金》在此上演。

舞台以真实历史为蓝本,再现了抗战时期自贡盐工们“一担盐、一滴血、一份国难情”的动人场景。演员们身着粗布短打,手持扁担盐篓,演绎盐工们自发组织献金救国的壮举。
生动的剧情,展现了盐运精神与爱国情怀。那一刻,历史不再是书页上的文字,而是街坊邻里口中传颂的家国情怀。
夕阳西下,暮色温柔。步入“汀江月满”游园会,古镇瞬间变得轻盈起来。

整条老街张灯结彩,百余盏手工花灯沿河而挂,倒映在波光粼粼的釜溪河上,宛如一条流动的星河。游园会里,古法酿造、非遗草编、木雕艺术制作等民俗(技艺)体验让游客朋友们流连忘返;盐运中秋谜、桂花投壶、花灯制作等七大技术闯关点让人应接不暇。
在“玉兔捣药”闯关点,年轻人穿着汉服参与古风竞技,笑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一位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女士感慨道:“以前中秋就是商场打折和朋友圈打卡。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过节’的味道。”
夜色如墨,华灯初上,“仙市奇缘”灯展绽放南国灯城异彩。

随着鼓点响起,非遗“打铁花”震撼开演。匠人们赤膊上阵,用木勺舀起千度铁水,奋力抛向夜空,撞击铁板瞬间,铁花四溅,如金色暴雨洒落天际,映得整条老街亮如白昼。

而在广场上,传统花灯与现代光影交织,《青白双姝》重现古典之美,《千年盐舟》尽显出千年盐都厚重底蕴,而《玉兔捣药》则充满趣味与活力,引得小朋友们驻足观赏。

暮色四合,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悄然隐去,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沿音有约”中秋草地村歌会在秋风轻拂中温情开唱。

本土乐队一曲《红日》燃动全场,绽放出音乐最纯粹的感染力;诗朗诵《将进酒》如黄河之水奔腾而来,朗诵者字字珠玑、声情并茂,带领观众领略千古名篇的豪迈与洒脱。

而在灯展区,一只机械恐龙缓缓登场——身上闪烁着五彩斑斓的灯光,与古镇的灯光交相辉映。孩子们兴奋地欢呼着、奔跑着,跟在恐龙的身后,眼中满是惊奇与喜悦。

科技与童趣碰撞,为这温情夜晚添了几分轻松与欢腾,整个古镇都沉浸在欢乐的节庆氛围里。
这场中秋活动,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高消费,却有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从历史情景剧到非遗表演,从传统游园到现代光影,仙市古镇用“小而精”的策划,打动了无数游客的心。
数据显示,中秋期间古镇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周边城市游客占比超六成。“我们不想再挤景区了,这里节奏慢、体验真,花得少、收获多。”一位来自贵州的游客说道。

(图文:黄黎 谢赵坤 赖婷 甘颖霞 视频:黄诗彬)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