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贴心服务护平安 自贡公安全力守护假期烟火气

2025-10-09 14:38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王梓薇

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广大市民游客走亲访友、休闲放松,各类重大赛事、文旅活动等为城市注入勃勃生机。假期中,自贡公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以“防冲撞、防踩踏、防意外”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四个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各项安保工作,锚定“万无一失、绝对安全”工作目标,确保社会平安稳定和群众绝对安全。
微信图片_20251009103924_43_117.jpg
赛事:如火如荼中的安全有序
10月1日晚,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超)自贡赛区首场比赛在南湖体育中心顺利举行,20678人现场观赛,自贡灯城燊龙队坐镇主场取得四球完胜,掀起了自贡市民畅游长假的第一波高潮。为确保打赢赛事安保第一仗,为球迷提供舒心安全的观赛环境,自贡公安成立赛事安保指挥部及“一办八组”工作专班,严格对标省公安厅安保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印发《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自贡赛区安全保卫工作方案》等3套方案预案,围绕商户区安全、球迷安全、监控覆盖、低空飞行器管控、交通疏导等8类重点问题,逐项明确责任清单与整改时限。比赛当日,210名警力提前到位,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应急处置及外围巡防,同步组织80名“灯城义警”开展外围巡逻。成功反制“黑飞”无人机1架,依法处置2起酒后滋事事件。比赛当日共投入交通警力179名,全面加强路面管控、实时路况监测及信号灯远程调控,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施“柔性执法”处理,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设置公交摆渡点2处、临时上下客区3处、开通公交专线4条、社会停车点4处、备用停车场2处,确保赛事期间交通秩序平稳、市民出行顺畅。
微信图片_20251009103922_41_117.jpg
微信图片_20251009103934_51_117.jpg
文旅:人声鼎沸中的安心愉悦
国庆假期,热门景区里的“藏蓝身影”成为最踏实的风景。公安民警以“警务+服务”筑牢文旅安全防线。
微信图片_20251009103928_45_117.jpg
夜幕降临,仙市古镇“月满华诞・家国同圆”主题灯会流光溢彩,古镇石板路上游人摩肩接踵。沿滩公安分局民辅警穿梭在人群中,时而疏导交通,时而服务游客。在临近河岸的打铁花表演区,为防止游客因拥挤发生危险,执勤警力提前设置安全警戒带并定点值守,筑起一道道“安全墙”,成为了这个国庆假期里仙市古镇最闪亮、最温馨的“灯警”。

在方特恐龙王国,大安公安分局青年党员突击队队员杨涵接到游客求助,称其手机不慎遗落在观光车上。他立刻调取监控、联系车队,半小时便帮游客寻回手机。面对游客的连声道谢,他只微笑着留下一句“安心游玩”。2025自贡大安青龙湖公路自行车赛期间,执勤民警谢志方巡逻时发现一位高血压游客头晕踉跄,立即从应急包取药施救,并搀扶至医疗站,及时化解危机。为做到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大安警方将辖区热门景点划分为5个巡逻网格,实现5分钟全覆盖,从寻回失物到紧急救助,从秩序维护到路线指引,大安公安用坚守和高效换来游客的舒心与平安。
微信图片_20251009103929_46_117.jpg
休闲:川流不息中的烟火喜乐
中秋国庆喜相逢,釜溪河畔烟火浓。自流井老街在民谣声中焕发新韵,东方广场与梵华1939商圈人流如织,“夜游釜溪”画舫载满欢声笑语。面对日均超4万人次的客流量,自流井公安科学部署,采取“步巡+车巡+视频巡控”的立体防控,以“一日三巡”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在老街焕新之夜,执勤民警累计服务群众400余人次,找回走失儿童11人,寻回遗失物品21件。
微信图片_20251009103938_53_117.jpg
受访方供图
“双节”期间,自贡高新区华商国际城、泰丰国际城等核心商圈日均客流量突破12万人次。高新公安提前与商圈管理方、商户建立“警商联动”机制,组建15支“灯城义警巡逻队”,围绕商圈主次干道、停车场、电梯口等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防,每日起飞无人机60余架次,覆盖盲区死角。针对商圈停车难问题,高新公安联合交管部门增设临时停车泊位600余个,安排20名警力在商圈周边路口引导车流。其间,高新商圈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交通持续保持畅通。
从市井长巷到灯火阑珊,自贡公安用坚守诠释责任,以服务温暖人心,用藏蓝身影绘就出一幅安全有序、温情洋溢的城市新图景,让八方游客在浓浓节日氛围中感受盐都文化的独特魅力。

编辑:郑皓匀

责任编辑:郑鑫玉

编审:喻佳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