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柑橘林里种水稻?成都首例在蒲江试种成功!

2025-10-15 20:59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0

分享

“哇!亩产446.6公斤!”金秋十月的蒲江县西来镇敦厚社区,稻穗沉垂压弯枝,橘香漫野沁心脾。一片果园里竟然有收割机在穿行,果园边围满了人——成都农技总站、市农林科学院和蒲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们在这里进行成都首例“垄上橘 沟下稻”套种模式的丰收测产。

结果让前来看稀奇的农户“惊掉了下巴”:“果园里面种稻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相当于不影响柑橘,多‘捡’了近千斤粮食出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而这套创新种植技术已经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

柑橘园里种水稻 多收一季粮还省20万元

走进果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柑橘水稻蓬勃共生的画面:果园一排排整齐的垄上,幼龄柑橘树已挂满了果实;垄间的沟里则是整齐挺拔的节水抗旱稻,与柑橘树的冠层形成恰到好处的空间互补。

“这个技术选对了!”从测产员手中接过产量记录单,管理员唐师傅的声音里满是兴奋。

唐师傅是蒲江县西来镇敦厚社区两个替代“零农残”县级示范基地的一名管理员,如何提高土地效益,以及果园的除草,是他的两块“心病”。据他介绍,这片柑橘林共有150亩,从种植到挂果、丰产需要两到三年的周期,其间没有产出;由于不采用化学除草剂,柑橘林杂草丛生,倘若采用人工除草,成本一年就要20万元左右。

而此次柑橘林下套种节水抗旱稻,既增加了粮食生产,又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为传统果园的改造升级增添了新可能。

新品种+新技术 柑橘水稻互促共生

“这不是一般的水稻,也不是随便地跟柑橘种在一起。”据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阎洪介绍,这种“垄上柑橘+沟里节水抗旱稻”的套种模式,采用无需水田、生育期短的节水抗旱稻,与柑橘生长周期互补,不会争夺光照和养分,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还能改善土壤环境。

同时,通过在高度和根系分布上天然错位,浇水时节水保土、施肥时两种作物都能吸收,形成了“互促共生”的良性循环——水稻“挤”走了杂草的生长空间,郁郁葱葱的一片,把土壤盖得严严实实;主作物不仅没受影响,反而因为水稻保住了土壤湿度,叶片长得更舒展了。“柑橘水稻套种模式的成功,不仅是产量上的突破,更在生态保护、粮食增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上实现了重大创新,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示范推广。”阎洪说。

据悉,为了进一步探索和推广该模式,蒲江县还组建了专业的农技专家团队,开展蹲点指导服务。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全程跟踪,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