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文化铸魂润村 | 贡井区六房村:非遗生根、文旅开花

2025-10-16 15:48 自贡网

0

分享

聚焦“文化铸魂润村行动”.jpg

自贡融媒记者 王翔鹰 周馨钰

六房村位于自贡市贡井区艾叶镇。今年以来,承担着镇人民政府驻地职能的该村借文化铸魂润村行动的东风,广邀能人播下非遗“种子”,深挖本土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各类文化活动风生水起、亮点纷呈,让村民和游客共享这片土地“既古又新”的奇妙感受。
村史馆待启:干群共筑“精神家园”

10月15日,记者走进六房村,发现村史馆建设已进入最后的陈列布置阶段。当天,镇村干部群众代表齐聚村史馆陈列现场,眼中满是期待与关切。

微信图片_20251015220320_631_267.jpg

“六房村的名字大有来头!过去艾叶镇政府对面聚居着六个家族,拥有六座院落,后来村里不少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办,‘六房村’的称呼便慢慢流传开了。”村党支部书记林正荣介绍。村史馆内,不仅能清晰看到村子“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变迁脉络,还藏着与当地盐史文化紧密相连的“宝贝”——盐工用过的抬杠、捆盐包子的麻绳等老物件,都将逐一陈列。

在林正荣看来,预计今年11月面世的这座村史馆,将成为全村人的“精神家园”:“一方面能传承本土文化,让大家读懂村子的变迁、汲取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能凝聚村民人心,带动大家共同动手,把六房村建设得更宜居、更美好。”

非遗留乡村:文化“三绝”传人倍增

在文化铸魂润村行动中,六房村在深挖本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联动自贡文化“三绝”——彩灯、龚扇、扎染,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乡村“鲜活”起来。

村里的彩灯手艺培训基地内,第二期彩灯制作培训班正火热开展。拥有丰富彩灯设计、制作、布展经验的李松山老师,每天现场向村民授课,从设计、美工、施工图绘制,到钳工、裱糊、电工等工序,细致传授自贡彩灯技艺。

微信图片_20251015220305_629_267.jpg

“我就是想把自贡彩灯这门手艺带到六房村,教给有需求的村民,让彩灯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发扬光大。”李松山说。林正荣补充道,培训班一年开设两期,上期已有五六名村民熟练掌握了裱糊、美工、焊接等技能,甚至吸引了外省的学员专程前来学习,“既传承了非遗文化,又为村民增添了增收本领”。

农家书屋内,龚扇编织研学活动同样热闹非凡。这项国家级非遗的第五代传承人龚倩带领团队,手把手教附近学校的学生竹扇经纬交织的基础技法。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学生王子钰学得格外专注:“这堂文化实践课太有意思了!我不仅知道了龚扇是自贡的‘小三绝’之一,以后还想努力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龚倩表示,得知六房村开展文化铸魂润村行动,自己主动参与进来,就是想让制作龚扇的技艺在村里深深扎根,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

微信图片_20251015220422_641_267.jpg

艾叶古镇里的“李子染艺术空间”,在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里成了“网红打卡点”。负责人李娟一边向游客展示这里的扎染作品,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把自贡扎染这门国家级非遗技艺,和文化铸魂润村行动深度结合,既开展非遗研学、传播传统文化,还要走出去教村民扎染,邀请村民来感受非遗魅力,帮助大家提升文化素养。”

微信图片_20251015220434_643_267.jpg
项目“有态度”:借势古镇盘活资产

除了活化利用非遗,六房村还依托“紧邻古镇”的地理优势,盘活村里位于古镇的闲置资产,打造的“留山舍”“艾艺咖啡馆”等文旅项目,广受游客青睐。

微信图片_20251015220409_639_267.jpg

“我们的古法井盐拿铁,加入了本地古法制作的井盐,能激发咖啡的醇香与牛奶的甜感,咸香提甜,回味悠长。”咖啡馆合伙人钟琳笑着说,国庆期间推出的“香辣咖啡” 更具特色——加入了自贡炒制冷吃兔的辣椒,吸引不少年轻游客专程打卡,还被网友称为“一杯有态度的咖啡”。“就是想让外地游客多维度感受自贡‘有盐有味’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这里历史文化的探索欲望。”钟琳解释道。

微信图片_20251015220415_640_267.jpg

文化铸魂润村行动,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林正荣介绍,“艾艺咖啡馆”“留山舍” 都是村集体资产,如今成了热门文旅项目,收益也逐年攀升:“现在村里传统产业加上新的文旅产业,年产值约100万元,纯收入大概15万元,比去年有明显增长。借着艾叶镇文旅发展的东风,我们村的集体经济一定会越来越壮大。”

拒绝“一阵风”:文化活动凝聚人心

在村文化广场上,文艺队队长陈健英正带着村民练习扇子舞,“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大拇指固定紧,后面这样握。”村民学得专注,老师教得认真,手舞足蹈间,尽显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

微信图片_20251015220326_632_267.jpg

“开展了文化铸魂润村行动以后,来学跳舞的村民越来越多,我也收了不少徒弟。” 陈健英说,每天晚上村民都会准时来参加广场舞培训,还组队参加过区级、镇级的广场舞比赛,“现在大家的精神面貌变好了,综合素质也提高了,邻里关系更和谐,家庭也更和睦了”。

村委会内,“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 评选讨论会同样气氛热烈。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庆林说:“除了‘三好’评选,‘最美院落’‘致富明星’等评选活动也会持续开展,这些评选都是由村民推荐,大家共同投票。”林正荣则强调:“通过这些评选活动,能让大家都参与到村里的治理中来,用文化的力量,把六房村治理得更有序、更美好。”

微信图片_20251015220339_634_267.jpg

文化铸魂,润村无声。对于六房村而言,文化铸魂润村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必修课”。从村史馆里承载的盐史记忆,到非遗技艺中延续的文化传承;从文旅项目带动的集体经济增长,到文化活动凝聚的邻里温情,六房村正以文化为“钥匙”,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大门”。

编辑:余耀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