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4万亿元!四川“十四五”重点项目投资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5-10-16 19:07 封面新闻

0

分享

高铁骨干通道加快畅通、国际航空枢纽能级跃升、大科学装置不断涌现……当前,四川正以持续高涨的建设热情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0月1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陶剑锋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项目投资年均增长10.5%,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万亿元。

陶剑锋表示,四川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推动实施了一大批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筑牢经济增长“硬支撑”

“铁公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四川着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让“蜀道难”成为历史,“蜀道畅”变为现实。

高铁骨干通道加快畅通。成宜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等建成通车,成渝中线、成达万等高铁加快建设。铁路运营里程近7000公里,新增铁路运营里程超1600公里,已建和在建铁路覆盖全省21个市(州)。

公路网通达能力显著提升。新建成高速公路超2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历史性突破1万公里,在全国位于前列。高速公路覆盖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安装充电设施。

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持续跃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民航第四城”。

现代水网体系加快构建。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等建成投用,结束了川南片区无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的历史。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四川造”的重大科技项目持续涌现

“十四五”以来,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0.8%,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科学装置不断涌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通过国家验收,全省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在全国排在前列。依托中国环流系列装置开发的制备工艺,产品广泛应用于5G/6G通信、医疗健康等领域。

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首批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落地绵阳,贡嘎二号、天行者1号等一批人形机器人相继亮相。四川深度参与国家载人航天等重大任务,为C919国产大飞机、神舟飞船等贡献“四川智慧”和“四川力量”。

新质生产力布局持续优化。京东方第8.6代柔性显示生产线、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等落地投产,推动四川在新型显示、动力电池等领域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推动发展成果“暖人心”

“有温度”的社会民生项目持续落地

“十四五”以来,四川加大资金投入,一大批群众所需、可感可及的民生项目加速“上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川人民。

教育医疗供给持续优化。新增成都轨道职业学院、遂宁职业学院等9所院校,支持3054所义务教育学校、397所普通高中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

一老一小服务更加完善。建成养老服务机构2596家、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65万张,新增托位18.6万个。

安居工程改善居住环境。改造老旧小区2.98万个,改造各类城市管网5.2万公里,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7725套。

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更协调”

“筑屏障”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扎实推进

“十四五”以来,四川始终坚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抓好关键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保障。

能源安全贡献四川力量。白鹤滩等世界级大型水电站拔地而起,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两河口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天然气年产量达到56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

粮食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四年来,四川新建高标准农田1328.9万亩、改造提升444.3万亩。

生态安全底色更加鲜明。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加强。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成投用,四川省应急救援中心基地项目加快建设。

陶剑锋表示,下一步,四川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基蓄能。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