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一起打卡“大国粮仓”!“十四五”时期,我国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高标准粮仓标准有多高?里面的“黑科技”如何守护大国粮仓?一起了解↓↓↓
中储粮四川新津直属库的4个巨型粮食气膜仓引人注目,它们外表像洁白的“气球”,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效果更好,每仓现存大豆7500吨,榨出的食用油够8万人吃一年。

粮食入库也进入了AI时代。第三代智能扦检系统自动取样粮食进行AI分析,约8到12分钟出结果,准确高效判断粮食等级,农民卖粮可以当天往返,卖粮更安心更舒心。

记者来到中储粮成都储藏院,这里的储粮害虫防治实验室是一座害虫档案馆,从活体害虫到标本,常见粮食的各种害虫在这里都被记录在案。

储粮害虫防治实验室有国内最全的储粮害虫标本库,害虫数量达226种,运用摄像头加AI虫情算法,能提前30天发现虫情,准确率超95%。

从粮食气膜仓到智能扦检,从虫情监测到精准防控,科技正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每一粒粮食。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