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王翔鹰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舞龙、川剧变脸吐火轮番上演,草堂村村民刘厚涛、段朝霞夫妇还抱着吉他和手鼓登台,唱响原创村歌《来了就是故乡》,《我和我的祖国》更以激昂旋律点燃全场共鸣 。随后,东升鸡厨艺大比拼正式开赛,10位选手全情投入,在60分钟内各展绝技。

“凉拌东升鸡的料汁按老方子调,少一分盐就没了盐帮菜的劲儿!” 一位选手一边摆盘一边向围观者介绍,他特意选用自家农庄散养的东升鸡,要还原百年前盐运富商青睐的经典滋味。另一侧,选手正给椒麻鸡淋上红亮亮的新鲜辣椒油,“我们讲究‘食在当季、吃在新鲜’,就是要让大家尝出飞龙峡的‘鲜’!”
围观人群举着手机记录“舌尖上的匠心”,现场满是烟火气。选手李国英擦着额头的汗说:“站在这比赛不只为拿奖,更想让更多人知道,咱们飞龙峡的东升鸡就是生态又好吃!” 她制作的麻辣鸡香气扑鼻,引得众人垂涎。

“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村里这么热闹!”不少年长村民攥着投票券,脸上满是笑容。一位村民感慨:“以前农闲就守着几亩地,现在有美食节、有旅居项目,我家的土鸡蛋上周就卖断货了!”
热闹的活动现场,森林小院推介展板前围满市民和游客,琳琅满目的农家土特产摊位散发着乡土气息,当地村民展示的传统木工手艺更吸睛。新国村村民罗朝兵不停向游客演示传统木工技艺,从木料切割到器具成型,一刀一刻尽显匠心。“拼接好琴身再做琴杆、琴把,这把用明清旧料做的二胡能卖五千多。”他微笑着介绍手中的二胡,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

市民朱容坦言,森林小院的打造对城里人很具吸引力,“这里空气好,要是价格合适,我肯定会考虑,现在大家都越来越关注健康”。游客侯文娟则格外期待东升鸡厨艺大比拼,“主题特别契合飞龙峡镇,还没开始就像闻到了鸡肉香味”。
活动现场也是农产品的“销售舞台”,草堂村的干部们借着“鸡王”争霸赛的热度开启直播带货,蜂蜜、萝卜干、麦冬、豇豆干、大球盖菇等村民自制的土特产一一亮相。
“这是村民自家的土蜂蜜,从蜂箱里摇出来后没经过任何加工,干净又清亮”“这是我们村自己种的大球盖菇”,村干部对着镜头热情介绍。村民也主动“站台”,向网友推介自家土法制作的萝卜干。这场“原生态”的直播人气持续高涨,不少土特产当场收获订单。

村民熊桂芳笑着说:“希望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多吸引些人来,让飞龙峡越来越好。” 还有村民表示,活动里能看变脸、听村歌,还能免费咨询健康问题,“现在村里有‘不晚小院’‘半亩田’这些民宿,城里朋友总问怎么订房,大家都盼着飞龙峡越来越有名,以后靠旅游也能过好日子!”
“东升鸡是飞龙峡的‘舌尖IP’,森林旅居是我们的‘新名片’,我们要把这两件事做深做实,让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活动现场,飞龙峡镇镇长王雅雯向游客介绍“森林旅居”计划,目前镇里已盘活20余套闲置农房,将打造出首批旅居样板房。下一步将重点深化“峡谷里文旅联盟”建设,整合农家乐、民宿、研学基地资源,推出“徒步峡谷+美食体验+森林旅居”精品线路,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热闹’,而是‘长久活力’。”王雅雯说,未来飞龙峡镇会继续坚持“经营村庄”的理念,以“森林+”为抓手,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据了解,该镇还将深挖盐文化底蕴,将东升鸡与自贡井盐的百年故事融入体验项目,开设“盐帮菜小课堂”,让游客既能品尝又能学做特色菜;不断培育本土人才,开展厨艺培训、民宿经营指导,让更多村民变身文旅从业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靠家乡好风景赚钱”。

夕阳西下,“鸡王”奖杯最终揭晓,红岩村村民郑有才凭借麻辣凉拌东升鸡摘得桂冠,他激动地说:“明年我还要来,带着新菜式,让更多人爱上飞龙峡!” 此时的法治广场上,游客围着旅居推介台咨询了解,村民忙着打包特色农产品。这场金秋盛会,不仅留下了舌尖的鲜美,更播下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飞龙峡的文旅新故事才刚刚翻开。
编辑:余耀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