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荣县长山镇五通村的田野间,一座青瓦土墙的院落藏着不一般的惊喜——藤蔓攀援的墙头上飘出咖啡与茶香,土陶转盘边传来轻哼的小调,游客们或捏泥制坯,或品茗看书——这便是“一尺丘山”农文旅教综合体的日常。谁能想到,这片充满“陶式慢生活”的乡村美学空间,曾是闲置的农房和老学校,这一切的蜕变,源于一位江南创客的到来。

2023年,深耕工艺美术二十余年的江苏省双创人才、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赵炎应邀入驻“中国西部陶都”——荣县。从江南到川南,他带着创意与经验,在荣州大地上挥毫泼墨,让传统陶文化与乡村肌理碰撞出奇妙火花。
在长山镇五通坝村,赵炎看中了村里闲置的“七间半”农房和老学校,经过他的巧思改造,农房变身为每扇窗都框着田园画卷的民宿,老学校成了孩子们用刻刀描绘“东篱”风光的版画基地,就连连绵的油茶林也成了游客体验采摘的“南山”。
如今的“一尺丘山”,咖啡香与茶香缠绕,土陶与书籍相映,三两三文创酒配农家菜的畅快、枕着蛙鸣入眠的惬意,四大板块撑起“2.0版”农文旅教业态,让诗文中的“陶式慢生活”照进现实。

“我们正打造小兔子水上乐园、赵莒茶宴沉浸式唐式茶风体验等新IP,元旦前就能和大家见面。”赵炎笑着说,要让“一尺丘山”从节日里的热闹变成日常的红火。
赵炎的巧思不止于此。在荣县铁厂镇大丰村,他将目光投向了一座老厂房,打造出“1954紫陶园”。这里以“紫色山谷+陶茶融合”为核心,融入校地合作、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建起现代化陶瓷生产线、柴窑创烧区、特色民宿,形成方圆一公里内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格局。老厂房的斑驳砖墙下,如今既能看到匠人烧制紫陶的专注,也能听见研学团队的欢笑声,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点”。

连日来,赵炎在荣县文化艺术中心内忙着完善他的“新工位”——这里17000㎡的四层空间,将成为他构建荣县特色众创生态的核心。“以‘异业联盟、乡贤赋能’为核心,整合资源、吸引人才回流、孵化青年创业,让这里成为荣县产业升级的‘心脏’。”赵炎介绍,他还以这里为枢纽,串联起“一尺丘山”农旅基地与石笋岩茶厂,荣县陶创客工场,打造“1中心+3基地”的陶茶体验线路,让游客从“看陶茶”到“做陶茶”,再到真正爱上荣县陶茶文化。

从闲置农房到网红地标,从老厂房到研学乐园,赵炎用江南工匠的细腻与川南大地的厚重对话,让荣县的陶与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当“陶式慢生活”融入乡村肌理,当产业链条串起城乡发展,一幅“以陶为笔、以茶为墨”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丁文君 徐振宇 余欣)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0